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难以“理解”的中国人
在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交流中,最难理解的是逻辑,唯一无法翻译的也是逻辑。不同文化之间的真正意义上的相互理解,也许是根本不可能的,但“相互尊重”却很容易做到。
一个学过中文,也在中国生活过的法国朋友经常对我说:我觉得中国人很难理解。开始我以为只是在开玩笑,但他一次又一次地说,我就认真了起来,问他: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于是他打开了话匣子,讲起了他多年来与中国人打交道的经历。
“比如,我到现在不知道你们中国人说‘嗯’的时候是在表达什么,是yes还是no?还是什么其他答案?我不知道。”他提到他所供职的企业与中国做生意的时候,时常在一些问题上出现误解:法国人以为中国人说了yes,但中国人只是说了“嗯”。我对他说,当中国人说“嗯”的时候,仅仅表示“我知道了”,而不是明确的肯定或否定,要想确定,需要进一步的等待或磋商。他再一次表示“无法理解”,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吃到了好吃的东西才会闭上眼睛享受地说“hmmm”,他不明白为什么一个语气词会有实质的意义。
不过,对他来说最令人费解的一件事莫过于中国强大而深厚的“务虚”传统。每次去中国出差,他都感觉很头疼,因为很多时间都用在寒暄、吃饭和闲聊上,最后留给谈判和磋商细节的时间总是不大够用。“我知道这叫作‘务虚’,”他对我说,“但是我们只是做生意而已,一定先要建立起一种与生意本身无关的关系,才能开始做事吗?”我问他:“每次你来中国,我都请你吃饭,你喜欢吗?”他说:“当然喜欢!”我说:“这就对了,凡事都有逻辑的,中国人待人接物的逻辑中就强调要有情感基础,无论双方做不做生意。你喜欢中国朋友请你吃饭,但又不喜欢做生意之前先吃个饭,是觉得务虚耽误了务实的时间。但在中国人看来,做事之前先吃个饭,就像你们见面之前先贴个脸一样,在很多时候只是一种逻辑性的礼貌而已。”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我一直认为,在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交流中,事实和观点都是不难理解的,最难理解的是逻辑,唯一无法翻译的也是逻辑。在与欧洲人相处、共事的过程中,根本性的、最难解决的误解,都发生在逻辑层面而不是事实或观点的层面。这其实揭示出我们在从事跨文化交流的工作时,应当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对中国逻辑的坚持,而非翻来覆去解释事实和观点上。文化中心论是任何一个文化中的人都会存在的一种天性,隐然拥有历史和文化优越感的西方人更是如此,但把自己文化的逻辑当作放诸四海而皆准的逻辑,就一定会犯妄自尊大的错误,甚至破坏沟通、造成损失。
当然,我的这位朋友是打心眼里喜欢中国文化,也乐意和中国打交道的。但他的“遭遇”却提醒了我们,不同文化之间的真正意义上的相互理解,也许是根本不可能的,但“相互尊重”却很容易做到。就像我在欧洲一定要尊重本地人约你吃饭却一定会在结账时AA制一样,让西方人适应中国“先务虚再务实”的逻辑,而不是改变这种逻辑去迎合对方,也应当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常江(文化学者)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


北京首条磁浮列车在轨测试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首次停靠斯里兰卡
伦敦田径世锦赛 尼亚基鲁伊首夺世锦赛马拉松冠军
103岁老太游泳健身 曾打破吉尼斯纪录
“科学”号起航开展海上考察
芝加哥“小黄鸭”慈善竞赛 6万只黄鸭“跳”入河中
江西赣江边现“光绘摄影”
陕京四线北京段建设顺利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