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论文件>理论头条理论头条

提升履职能力 增强履职实效

2016年01月21日 13:55 | 作者:武吉海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注重提升协商的质量和实效

全国政协在增加协商密度上带了头。在对市州政协工作的指导上,我们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使协商密度与本地党委政府的要求、人民群众的需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政协的协商能力相适应。强调增加协商密度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在数量多少,主要看协商的质量和效果。市州政协坚持质量取向,多数采用了月协商的形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科学制定年度协商计划,克服协商的随意性。省政协年度协商工作计划,由省委、省政府、省政协办公厅三家联合发文,提高了计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市州政协的年度协商计划多数比照了省里的模式。年度协商计划的制定注重事前的调研、衔接、协商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选题。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选题的重要原则,把人民群众关注的现实问题作为选题的重要方向。省政协协商选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和政协专委会调研提出,省直部门和市州反映需要政协关注和协商的,省委省政府领导交办的课题。2015年开展的规范民间金融资本市场、打造湖南多点支撑格局、推动耕地污染修复治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等双周协商选题均来源于这几个方面。

精心组织会前调研和会上协商。一是会前围绕选题深入开展调研。重要的协商议题一般由分管副主席牵头,专委会和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组织委员开展一段时间的深入调研,从调研中发现找准问题,研究提出对策。“民族地区村级组织带头人的培养与使用”协商课题,省、市州政协配合联动,集中搞了1个多月的调研,所提意见得到省委组织部、民政厅等部门的认可。二是根据协商议题的需要,选择直接从事这项工作,或进行这方面研究的委员参与调研协商,让内行人说话发声。由于参与的委员看问题针对性较强,提出的意见建议大部分被职能部门吸收、采纳。如“完善社区矫正工作体系”的调研协商,委员提出的场所建设已纳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充实人员纳入了政府采购服务。三是营造民主热烈的协商氛围,引导参会人员敢讲话、讲真话,鼓励委员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即兴、脱稿发言,鼓励委员之间,委员和部门的同志之间,直面交流意见,加强现场互动。

注意委员履职宣传,培育政协的协商品牌。推进协商民主建设,省政协制定了整体推进的宣传方案,引导省内主流媒体发挥各自优势,做好委员履职发声的个性化、特色化宣传。重要的协商议题,湖南卫视等主流媒体均作了背景挖掘和个体采访、解读评论等多角度报道。《人民政协报》对一些重要协商作了专题报道,较好地调动了委员参与、部门回应的积极性,扩大了政协推进协商民主建设的社会影响。

及时整理报送协商成果,推动协商议政问题的解决。及时整理委员们的协商意见,以协商座谈会纪要形式报送党委政府。有的协商议题已经形成调研报告的,同时报送调研报告。对协商会上达成共识、领导和部门承诺解决的,做好后续跟踪。对承诺纳入下步工作计划研究的,通过领导批示和后续衔接推动问题解决。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政协协商民主成果的运用,徐守盛书记和杜家毫省长等多位领导对政协履职协商成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研究吸纳。徐守盛在省政协报送的议政性常委会议对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言中批示,请分管常务副省长和发改委主任研究吸纳政协提的建议意见。省委起草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建议吸纳了“创新驱动,多极发展,多点支撑”等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省直有关部门,吸纳出台了发展家庭农场、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发挥异地商会作用等政策性文件。通过采纳政协调研协商的建议,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解决了完善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城乡基础养老金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补助提标、农家书屋的管理与利用、增加茶叶产业发展和农村改厕资金投入等实际问题。杜家毫在全省市州、县市区长会议上说,“省政协召开的‘双周’协商会,监督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责,动员社会各界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意见建议”,充分肯定了政协协商履职的做法。

编辑:付鹏

01 02 03

关键词:政协 人民政协 履行职能 湖南省政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