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李树榕: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2016年02月14日 08:58 | 作者:李树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我的父亲,是话剧表演艺术家李玉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国家一级演员,包头市第五届政协委员。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幅春联也是我们家风的写照。


我的父亲母亲1953年同时毕业于华北大学艺术专业,为支援边疆的文化建设来到呼和浩特,成为内蒙古话剧团的建团元老。


今天,一提起《草原晨曲》,人们都会想到“我们是双翼的神马,飞驰在草原上……”那首历久弥新的包头市市歌。其实,这首歌是因195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和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共同出品的同名影片而得名。在父亲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名为《为创造人物所作的自传》。细细读来才知道,那是他为扮演《草原晨曲》里一个叫李凯的“小配角”所作的“人物小传”。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认认真真的创作心理,充分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艺术家们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贯彻到艺术实践中的一种精神,一种令当今浮躁的演艺界和急功近利的艺人们汗颜的精神。


对子女的教育,父亲也给我留下了许多记忆。


“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发懒的老猫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爸爸念着,把五个指头撮在一起,特像个花蕾,念完了,手指却不打开。我很失望。父亲给我讲述童话影片《马兰花》的故事,他告诉我,人,要勤劳,不勤劳,花儿都不会为你开放。接着,他又念叨起来:“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小兰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话音一落,他的手指慢慢张开,“花”开了,显然这是对勤劳者的奖赏。那一年,我6岁,这个情景便刻在了我心灵深处。之后,无论是在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挖大渠每天要挖5立方土时,还是当老师后,有时每周要讲40多节课时。虽累,我的心却很踏实,很有成就感。因为勤劳是我奉行的做人准则,这个准则的心理基础就是父亲为我奠定的。


除了勤俭、孝敬外,家里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崇尚“知识无盲点”。小时候,有时半夜醒来,我发现父母还伏在台灯下查阅工具书,什么《新华字典》、《辞源》、《辞海》、《康熙字典》等。因为,每当接受一个新剧本或新角色时,父母都会对剧中那些不能完全理解的名词或知识点进行研究。于是为了一个名词的不同解释而“打赌”,就经常成了我们家非常快乐的“游戏”。


1990年,年逾古稀的父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记得他曾认真地对我说:“我跟着党搞了一辈子文艺工作,能得到党的接纳,对我这个出身不好的人,是莫大的幸福。”今天,父亲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在无尽的怀念中,他老人家留给我的是坚定的政治信念、崇高的艺术追求、勤奋的工作态度、简朴的生活作风、敬老的家庭修为,这是砥砺我不断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李树榕 忠厚 李玉泽 家风 教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