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最早谜语书出现在南宋 明清笔记小说中常摘录谜语
名家轶事、国学掌故、藏书常识……欢迎来“寻知故纸”,看故事、长知识。
在古代,元宵节又名元夕、元夜、上元节、灯节。自宋代开始,元宵节有张灯的民俗,而灯上常常写些谜语让人猜,以增添节日气氛,这便是“灯谜”。《红楼梦》里有好几个章回都描绘了当时人们猜灯谜的情景。
古时,人们还将灯谜在内的诸多谜语编写成书,如今我们能看到的谜语书以清代以及民国作品为主,其中不乏抒怀遣兴、启发灵性之作。
早期的谜语由于数量不是太多,较难单独成书,往往由一些灯谜爱好者收录在笔记中。最早收录了大量谜语的笔记之书当数南宋文学家周密的《齐东野语》了,书中第二十卷《隐语》篇中收谜语二十六则,题材广泛,既有字谜、物谜、人名谜,也有“蹴鞠”这样的体育运动和“接果”这种生产活动的谜语。其所记录下来的谜语,主要还是用赋体的手法写成,只是描述较为详尽,没有产生后世称为灯谜的文义谜,即谜底的文字允许音、形、义和位置的变化。
清代以后,谜语书发展很快,不仅是文人,就连商人也加入了此种书的编纂活动中。清人俞鉴自谓“遭兵燹后,于同治甲子弃举子业”,弃儒从商,由于素喜灯谜,1882年,他刊印了一本名为《虎痴虎》的书,专门收集灯谜。这本书还有一篇专门阐述灯谜的文章《灯虎管见》,阐述了灯谜如何才能成为雅俗共赏的游戏。
在文人编纂的谜语书中,清光绪年间,浙江衢县文人郑永禧编纂的《隐林》是最有特色的作品之一。郑永禧一家世代为灯谜爱好者,在中国灯谜史上,他的家族也是绝无仅有的灯谜世家。他的《隐林》共四卷,一、二卷收谜集九种,其中六种为郑永禧的曾祖辈、祖辈和父亲所作,另外三种是友人的作品;三、四卷是郑永禧本人的作品,有趣的是,在卷三中郑永禧别出蹊径,创作了以《史隐》为名的历史专题谜作,其内容在中国灯谜史上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史隐》从上古到明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中取材,以此作为谜面,再配以相应的谜底,由于作者谜学功底深厚,《史隐》中出现了不少谜语精品,如上古时的“燧人始作烹饪”扣四书“先生馔”,东周列国时的“易牙以异味媚君”扣四书“宰我子贡”,宋时的“遣曹彬将兵十万”扣曲牌“北调收江南”等,为猜谜者增添了诸多乐趣。
此外,较为优秀的谜语书还有清代学者张文虎的《廋辞偶存》,这本书收谜作五十四则,谜目虽然仍以四书五经为主,但有些颇清新。
明清时期,在灯谜、谜语盛行的同时,笔记小说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笔记文章中常摘录流行谜语,以增加叙事的多样化和趣味性。清初文人褚人获的《坚瓠集》是摘录谜语较多的一部,谜语也借文人笔记的记录得以传播和保存,二者相得益彰,相互推进,成为谜语保留传统文化的优秀例证。(肖明舒)
编辑:陈佳
关键词:最早谜语书 出现在南宋 明清笔记小说中 常摘录谜语







科学家破解恒星爆炸之谜
俄罗斯举行国际烟花节 炫彩夺目美不胜收
巴塞罗那为恐袭死难者举行追思活动
日全食将横扫北美大陆
普京参加青年论坛 现场摆弄手工品“卖萌”
哲蚌寺展佛 拉萨雪顿节启幕
希腊小镇大火持续 天空被映红
金正恩要求美国停止对朝挑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