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藏闻逸事藏闻逸事
岁朝清供与丹青雅趣
“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坐对,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中国古代,历来以正月初一为“岁朝”。是日,以鲜花、蔬果、文玩供于案前,以求新年好运、春意盎然,被称为“岁朝清供”。
作为传统文人画的重要主题,“岁朝图”历来深受画家喜爱,其或描绘辞旧迎新的新年风物,或以文玩蔬果等“清供”入画,通过笔下场景及风物等名称的谐音、历史典故或民俗寓意等,展现对新年的美好祝福和期待,反映出文人墨客的古雅情调。
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代 赵昌 岁朝图
宫廷雅趣岁朝欢
谈起“岁朝图”的缘起,研究者多认为起源于宋代者。有种传说认为,由于冬天不易看到珍奇花卉,因此,风雅的宋徽宗即命令画师在新春时图绘以供赏玩。
然而,在《宣和画谱》、《图画见闻志》、《图绘宝鉴》等早期的宋元画史中,都没有关于“岁朝清供图”的记载。
现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幅传为宋代赵昌所作的《岁朝图》,乃为“岁朝图”的最早可见者。其颜色瑰丽,构图特殊,极具装饰的效果。该图以朱砂、白粉、胭脂、石绿画成梅花、山茶、水仙和常春花以及湖石,再用石青填底,色彩浓厚,整齐严肃,布满整个画面,显得绮丽绚烂。
此幅《岁朝图》上虽有赵昌的名款“臣昌”二字,但有研究认为,画风及画法不似宋代风格。而诗塘上清代乾隆皇帝也题曰:“盖画幅本大,或有破损处,为庸贾割去,别署伪款,所存已非全璧。”因此,从画幅边缘裁切的不自然,以及和传世公认的赵昌作品相比,当有此可能性。虽然如此,但这并不影响其所作《岁朝图》热烈喜庆的新春气氛。
据说,赵昌善画花果,常于清晨朝露下,观赏花卉,对景描摹,并即时描绘之,因自号“写生赵昌”。《宣和画谱》著录其作品154件,《宋中兴馆阁藏画》著录其作品27件。但由于他性情爽直高傲,刚正不阿,晚年其自矜所作,往往深藏不市,故其作品传世稀少,难于确认其绘画风貌。
作为中国画的传统题材,真正意义上“岁朝图”的流行是在明清时期。
据不完全统计,明代的文进、周文靖、商喜,清代邹一桂、董邦达、董诰、金廷标、姚文瀚等知名画家都有“岁朝图”传世。甚至明宪宗朱见深在成化十七年,也创作了一幅《岁朝佳兆图》。
这幅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岁朝图”,以硬朗爽利的笔法作钟馗,手执如意,眼望蝙蝠,身旁侍立一小鬼手捧托盘,盘中盛着柏条与柿子,意为“百事如意”。御题为:“柏柿如意。一脉春回暖气随,风云万里值明时。画图今日来佳兆,如意年年百事宜。”
此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乾隆帝岁朝行乐图》则是描绘乾隆皇帝庆祝岁朝之日的作品。据了解,此画由丁观鹏、郎世宁、沈源、周鲲等中西画家合作绘制,上有“八徵耄念之宝”“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太上皇帝之宝”等鉴藏印。
从构图而言,此《乾隆帝岁朝行乐图》由前后两个庭院构成,以中部的围墙分隔,前景庭院中盘坐并手持如意的是乾隆皇帝,两边站立着多位皇族子弟,后景中的童子或堆雪狮、或在长廊中观看,形态各异。
除此作品以外,在清宫《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还记录了多件“岁朝图”的绘制,例如在十一月十五日乾隆皇帝曾传旨:“着唐岱、郎世宁、陈枚商酌画《岁朝图》一副,钦此,于十二月二十五日画完”,可知清宫所绘“岁朝图”是由皇帝下旨绘制的。
吴昌硕 岁朝图 纸本水墨设色 1906年作
清供无尘岁朝春
自古以来,“岁朝”即指正月初一,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在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中,新春开笔所绘者,抑或岁朝时节应景所挂者,大抵统称为“岁朝图”是也。
这也就是说,以内容而言,“岁朝图”可分为两类,除上文提到普遍描绘新春欢庆场景、以绘山水人物者居多,另一类则以仙花、瑞草、嘉果、文玩、美器为主,多以“岁朝清供”为名。
所谓“清供”,又称清玩,就是指清雅的供品。古人在自然面前心存敬畏,于是以供祭品祈求免祸得福。后佛教传入,“禅房香花素果为供”的礼仪替代告朔之牛羊,并逐渐发展成为包括书画、古器、盆景、奇石在内,一切可供案头雅赏的文玩物品,被统称为“清供”。
古代“清供”文化内涵较为丰富,其不仅是节日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融合了文物鉴赏、绘画、插花、书法、装陈、甚至居室装饰等多种传统雅艺的综合体。虽然“清供”之事起源于实用器,但由于早已脱离实用范畴,而成为纯审美的雅事,因此,对于“风雅”、“意趣”等文人雅趣非常强调,也成为“岁朝清供”的重要表现主题。
据记载,南宋时进士林洪曾著有《山家清供》两卷,其专门收录记载山间瓜果、蔬菜、菌菇,如何采摘、烹饪、保存乃至食疗药效等事。这两卷书中,对山野饮食、粗茶淡饭的推崇,清静无为的思想,已不是普通食谱的境界,而是大俗大雅、不动声色的古典文化雅事。
与此相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清代乾隆年间进士黄钺,幼孤且贫,后官至尚书。除夕夜与妻叙话,忆及旧日寒微,言及“百钱买春,便可足岁,殊有食贫居贱之乐”,因而提笔作画,描就一幅《岁朝清供图》,以文人笔意入画,求其托物言志、训诫后生,警示山妻稚子、幼儿童孙“无忘寒士家风也”。
《岁朝佳兆图》轴 明 朱见深绘 绢本 设色 纵59.7cm 横35.5cm
雅俗共赏写岁朝
“寒云万里送残宵,面旋祥霙集岁朝。”对于文人画家来说,卷轴书画、金石拓片,不仅可以庆贺新春,也是托物言志,抒发胸臆的首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中后期开始,江南地区绘画虽然开始出现世俗化题材的趋向,但由于画家们对传统文化和传统绘画美学精神的把持,并通过引金石气的书法入画,力图保持文人画的绘画图式和古雅情调,使得这一时期的绘画雅俗观并不仅仅概括为“雅俗共赏”,也使其有着更为深层的内涵。
这也可以从晚清民国时期,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所创作的“岁朝图”中管窥一二。其所描岁朝图往往水墨醇厚,敷色古艳,既充满喜庆吉祥的气氛,迎合市场需求略带有世俗情调,又不失文人雅兴、自娱自赏之意,一派清逸秀美,春意盎然的气象。
在“岁朝清供图”中,常常出现的柿子、橘子、荔枝、石榴、仙桃、白菜,分别寓意“如意、吉祥、顺利、多子、长寿、清白”等内容;梅花、牡丹、百合、水仙,分别寓意了报春与“五福”(梅花有五片花瓣)、富贵、百年好合、吉祥。
而菊花、松柏、灵芝等则有长寿之意,表达出如“岁寒三友”等文人画相似的韵味。此外,蝙蝠、喜鹊、鹌鹑、公鸡、羊,分别寓意了福来、报喜、丰足、大吉、吉祥等意思。
例如齐白石在《岁朝清供图》里就曾绘有白菜。其实,对于白菜,古人有很多理解,古人爱白菜,为白菜题诗作画,甚至出了本书叫《菜根谭》,意为“嚼得菜根,百事可为”。因为中国是个农耕社会,耕读传家。子弟为官,也不可忘本,而是“士大夫不可一日不知此味”。
而在吴昌硕《岁朝清供图》中,其所描绘清供花果,既有水仙,也有梅花,其寓意事事如意,尽随人缘,充满了喜庆吉祥的气氛。全图水墨醇厚,敷色古艳,一派清逸秀美、欣欣向荣的气象。
以上所提雅物相互组合再出现,实际又有了叠加的寓意,例如柏枝、柿子和如意构成了“百事如意”,花瓶中插三支戟象征着“平升三级”,爆竹、瓶子与鹌鹑则表示“竹报平安”等等。而将这些蕴含深意的雅物引入画中,不仅昭示了明清时期“岁朝图”的倾向,也使得“岁朝清供图”拥有了雅俗共赏的审美趣味。(付裕)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岁朝清供 岁朝图 传统文人画 丹青 岁朝清供图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