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留欧还是脱欧 英国“哈姆雷特之问”有悬念
刚刚与欧盟“要价”成功的英国首相卡梅伦20日宣布,英国将于6月23日就是否继续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决。“留还是不留”,这一现代版“哈姆雷特之问”将笼罩在英吉利海峡两边数月,让英国与欧洲惴惴不安。
卡梅伦政府的“阳谋”是,携与欧盟就英国“特殊地位”达成一揽子协议之优势,早日举行公决有利于让“留欧”派占上风。但任何公决都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很难说“留欧”就一定板上钉钉。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整个过程将剧情复杂,悬念不断。
英国与欧盟的恩恩怨怨由来已久。上世纪50年代,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之初,英国对它不屑一顾,自以为“大英帝国”余威犹在,可以置身于欧洲一体化进程外。直到英国殖民地纷纷独立,以及遭遇苏伊士运河危机,英国深感到单靠自身实力与“英美特殊关系”已无法在当今世界打拼,这才不得不寻求与其他欧洲国家的联合。
当下,英国已经与欧盟休戚与共,对欧盟的出口占英国几乎一半,为500万英国人提供就业机会,而且这些年外资大量涌入英国,很大程度上也是看中英国的欧盟“桥头堡”作用。但英国还是对国家主权、国际金融地位等利益看得很重,与欧盟其它国家不时闹闹别扭。早在1975年,英国就是否退出欧共体举行了公决,虽然最终英国人还是以较大的多数选择了“留欧”。
最近几年,由于希腊债务危机、叙利亚难民浪潮、跨国界恐怖主义活动等欧盟面临的困难,加上欧盟国家内实行人员自由流动,前往英国就业的移民数量猛增,“脱欧”派影响日趋上升。最明显的例子就是2015年大选中,主张“退出欧盟”的英国独立党异军突起,赢得的绝对票数仅次于保守党和工党,且破天荒地首次直接进入英国下院。
既是出于维护英国的权益,同时也是竞选的政治考量,卡梅伦在3年前就表示,如果保守党政府连任,将就英国与欧盟矛盾举行谈判,达成“新的解决方案”,并再次以公投的方式来决定英国在欧盟的去留。为了兑现竞选诺言,去年大选获胜后,卡梅伦政府就积极与欧盟方面谈判,寻求英国与欧盟关系的重新定位。在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之后,卡梅伦上周终于与欧盟其他国家领导人达成妥协,并宣布举行公投。
目前,赞成“留欧”的阵营有较明显的政治优势。上周与欧盟达成的一揽子协议中,在削减移民工作补贴、不参与更加紧密的欧洲进程、维护英国国家主权和非欧元国家利益等问题上,欧盟多多少少满足了英国的要求,使得卡梅伦政府可以理直气壮地去积极推动“留欧”的造势活动。此外,工党和苏格兰民族党领导人都纷纷表示支持英国留在欧盟。英国大公司和金融界也明确表示支持英国留在欧盟,担心一旦英国退出欧盟经济上将蒙受巨大损失。
但英国“退欧”派的势力也不可小觑。这一阵营成员来自各个党派,至少有6名卡梅伦政府的内阁成员已表示将参加“脱欧”的宣传活动。上周的民调显示,赞成“留欧”和“脱欧”的势力几乎旗鼓相当,不相上下。
据《泰晤士报》透露,卡梅伦政府私下估计6月份举行公投风险不大,“留欧”阵营能够胜出。但公决结果的不可确定性是难免的,甚至一些不相关的事件都有可能影响到公决结果。当下,欧洲难民危机持续发酵,恐怖主义阴影挥之不去,再加上国内“脱欧”派极力宣传,都有可能左右公众情绪。套用一句莎士比亚的名言,留还是不留,对英国民众来说,恐怕还真是一个难题。(完)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留欧还是脱欧 英国哈姆雷特之问


11500年历史人类遗骸在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中被毁
香港渡海泳在维港举行
“棉海”丰收时
天津地铁5号线开通试运营
台铁恢复单线双向行车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法国
法国政府完成重组
湖北恩施:设施农业正忙秋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