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两千员工接管山水水泥总部 野蛮人联手反对派

2016年02月22日 07:19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退股引发千余职工“维权”

多位离职高管集结千余名职工成立“维权派”,并前往有关部门上访,抗议退股方案的实施。

2013年2月,包括宓敬田、李茂桓、赵永魁等在内的5名高管集体向张才奎请辞。这5名高管均是持有山水投资股份的显名股东。

按照他们辞职时的山水水泥最低股价5.3港元计算,5人所持有的股份价值约7亿港元。

2013年11月13日,张才奎推出了面向7名显名小股东和3939名职工的两套退股方案。根据这两份文件,7名小股东和3939名由张才奎代持的山水职工将全部退股,张才奎则将成为唯一股东。

根据文件,对职工股的变现分3期,共30年;并且,所有股份变现的资金均来源于公司自山水水泥取得的年度分红,而自职工签字同意变现后,便不能再享受分红。

这意味着,30年后原有股东全部退出,张才奎将以13.72%的股份完成对山水投资100%的控制,而他个人几乎未付出代价。

这一方案的出炉,引燃了此后旷日持久的山水水泥控制权争夺战。此后,多位离职高管集结千余名职工成立“维权派”,并前往有关部门上访,抗议退股方案的实施。

“野蛮人”牵手“起义军”

在李茂桓看来,天瑞的介入正逢时机,恰好与当时正在与张氏父子做斗争的维权派“产生了合力”。陈学师则说,“天瑞的进入是维权派主动勾结外部资本,引狼入室”。

谈起取得公司控制权的全过程,李茂桓庆幸现任大股东天瑞集团的介入。

公开信息显示,2015年3月31日,位于河南的在港上市公司天瑞水泥在未知会山水水泥董事会的情况下,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山水水泥3.55亿股,持股10.51%,十天后再度增持,持股比例一举提高至28.16%。至此,天瑞水泥取代山水投资,成为山水水泥第一大股东;而此时山水投资、亚洲水泥、中国建材分别持有山水水泥25.09%、20.09%和16.67%的股份。

根据媒体此前的表述,在天瑞水泥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之后,其董事长李留法主动约见维权派,并明确表示支持。

在李茂桓看来,天瑞的介入正逢时机,恰好与当时正在与张氏父子做斗争的维权派“产生了合力”。对此说法,陈学师则有另外一个版本,“天瑞的进入是维权派主动勾结外部资本,引狼入室”。

2015年5月20日,香港高等法院批准了维权派诉讼申请的针对山水投资的托管令,原来由张才奎代持的43.29万山水投资股份,转交代表维权派利益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托管。

至此,维权派合计持有山水投资的股权超过6成。

2015年7月和9月,天瑞水泥先后两次以第一大股东身份,提请召开特别股东大会,要求改组董事会。但在张氏父子领衔的原董事会的阻击之下,天瑞的两次行动均以失败告终。

直到2015年12月,天瑞集团与“维权派”才联手罢免了张氏父子,组建了新的董事会。

此后又经历接管各地子公司等风波,新董事会最终于1月30日拿下山水水泥的济南总部。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山水水泥总部 宝万之争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