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拍照搜索一道数学题,一秒钟就找到答案
#家长说#
担心孩子独立思考的过程省略了
对于上网搜索答案,许多人并不陌生,几年前,就有人去社交网站、搜索引擎上发布作业“求助帖”,但这种方式无法得到在线快速解答。因此,更方便快捷的手机答题软件一出炉,就受到不少学生的青睐。黄先生女儿使用的那款软件,截至2015年12月,用户量就突破8000万。
看到女儿手机上的答题软件后,黄先生第一反应就是删掉,然后考虑给女儿换个老人手机。但删完后,他又想到,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一直在外面做生意,连女儿小学二年级的数学题也做不出来,更别提写作文等。他曾给女儿请过家庭教师,但女儿性格内向,不喜欢交流,成绩进步不大,也就没再请。他理解孩子用软件的原因,可依然觉得这样不好,“孩子独立思考的过程省略了”,因此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孩子正读小学六年级的林女士也说,她的儿子对答题软件非常依赖,好几次考试,老师发现,作业里他会做的题目,一到考试就完全不会答,后来才知道是平时用了答题软件,于是她就把儿子手机里的软件全部卸载。
不过,一些答题软件里还有练习、知识点解答、错题本等其他工具,一些家长也想借助这类软件,辅导孩子学习。
#老师说#
宁愿孩子答错题,因为能让老师发现问题
昨日,海都记者咨询了泉州一中、五中、十一中的几名老师,他们都表示,学生当中确实有很多人在用答题软件做作业,尤其是数学作业。
泉州一中一位老师说,科技的确改变生活,但也是把双刃剑。对自控力强的学生来说,答题软件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平时在解答作业或参加兴趣班遇到难题时,可以通过搜索题目的难点及解答思路,借此分析出自己在哪些知识点上出现不足,加以改进。
但是,自控力差的学生下载此类软件,主要是为了图方便,并不关心解答过程,他们并不在乎自己到底有没有弄懂,软件成为他们抄作业的工具。这样,作业也失去了意义,还容易让孩子们产生依赖,变得拖延、懒惰、不爱动脑子。面对这种情况,她也无奈,因为智能手机普及率太高,每个孩子人手一部,根本没法控制,她只能鼓励学生遇到难题,多问问老师或同学,这本身就是一个自我体验的学习过程。
浙江一所中学的副校长在接受都市快报采访时就坦言,她宁愿看到孩子做作业时答错题,这样至少老师能及时发现孩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针对性地加以辅导,如果孩子平时利用软件把本来不懂的题目做对了,那么遇到重大考试,刚好碰到同样或同类型的题目,该怎么办?
编辑:王沥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