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一点一评一点一评
“南桃北柳”说年画
年画起源于“门神”,俗称“喜画”,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其作为民间美术的重要艺术门类,从早期的自然崇拜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欢乐喜庆的节日风俗,表达了民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因年画需要一年一更换,张贴后可供整年欣赏,因此被称为“年画”。
《老鼠嫁女》苏州 桃花坞年画
我国年画历史悠久,流派众多,通俗普及,其中,以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和四川绵竹为最著名的四大民间木刻年画产地,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其中,又以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最为盛名,被称为“南桃北柳”。
其中,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在民间画坛被称之为“姑苏版”,是流行于江南地区的主要民间木版年画。相传,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至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当时每年出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
《大阿福》苏州 桃花坞年画
桃花坞年画往往采用一版一色的木版套印方法印刷,有的还要经过“描金”、“扫银”、“敷粉”等工序,工艺精美。在色彩上,桃花坞木版年画喜用桃红、大红、蓝、紫、绿、淡墨、柠檬黄等诸色,色调艳丽,装饰性强,构图丰富,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人物塑造、刀法及设色上,具有朴实、稚拙、简练、丰富的民间美术特色。
由于桃花坞年画印刷兼用着色和彩套版,因此,其常以紫红色为主色调表现欢乐气氛,刻工、色彩和造型具有精细秀雅的典型江南民间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吉祥喜庆、民俗生活、戏文故事、花鸟蔬果和驱鬼避邪等民间传统审美内容。
《连年有余》天津 杨柳青年画
天津杨柳青民间木版年画产生于元末明初,到清代中期达到全盛,当时,杨柳青全镇连同附近村子“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画店鳞次栉比,客商络绎不绝。
《五子夺莲》天津 杨柳青年画
从技法而言,杨柳青年画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半印半画”方法,制作时,先用木板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上面,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勾、刻、刷、画、裱等纯手工制作,保留了民间绘画的技法,并受清代画院的影响,民间艺术的韵味浓郁,鲜明活泼、喜气吉祥。
总体而言,杨柳青年画构图丰满,线条工整,色彩鲜艳,人物的头脸多粉金晕染,富有装饰性。其尤以反映现实生活,时事风俗、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长,其取材内容广泛,诸如历史故事、神话传奇、戏曲人物、世俗风情以及山水花鸟等,特别是那些与生活密切关联的题材,不仅富有艺术欣赏性,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研究价值。(文/杨子)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年画 南桃北柳 苏州 桃花坞年画 天津 杨柳青年画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