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推荐 推荐

国企改革政策落地释放多重红利

2016年02月26日 14:13 |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高管薪酬市场说了算

  作为社会热议的焦点,国有企业负责人差异化薪酬分配再度纳入“十项改革试点”中。《经济参考报》从国资委获悉,差异化薪酬分配试点拟选择部分主业处于竞争性行业或领域、企业公司治理机制建立健全、董事会建立和运作比较规范、已实行或正在试点职业经理人制度的中央企业开展试点,力争到2020年左右,全面形成与国有企业负责人选任方式相匹配、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的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和业绩考核评价办法。

  记者了解到,本次试点工作的重点是对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探索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实行契约化管理,加强和完善业绩考核,建立退出机制。

  “希望通过试点工作,完善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分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薪酬管理制度,对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探索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评价体系,激发职业经理人创造突出业绩的积极性。”张喜武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价格不完善,特别是国有企业在考核、激励体制等方面都存在僵化,缺乏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制度和市场化薪酬制度,这也造成了很多企业出现高端人才流失,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李锦说。

  多位国企内部人士表示,如何留住人才是下一步国企发展最为关键的问题,薪酬管理急需在机制体制和市场定价方面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一方面,缓解社会舆论关于薪酬方面的争论,另一方面,也让企业进入“高薪—人才—高利润”的良性循环,实现现代化的法人治理结构和高度透明化的选人用人体制。

  “高管薪酬应该让市场说了算,这就意味着去行政化也将提速。” 一位央企负责人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在薪酬和效益挂钩的前提下,企业内部也一定会进行更加市场化的改革。特别是建立职业经理人相关制度后,市场化选聘会带来包括岗位细分、贡献细分、分配细分为内容的薪酬体系的完善,从而推动企业内部改革和管理提升,包括下一步员工整体收入的提高。

  而对于薪酬分配差异化,高明华认为,不同类型国企,其负责人的激励机制不同。对于竞争性国企来说,由于其负责人主要来自市场,其薪酬也应由市场决定,在具体薪酬制定中,应参考同行业、同规模、同地区其他竞争性企业的高管薪酬水平,在科学评价企业绩效的基础上,对负责人绩效做出客观评价,并以此作为竞争性国企负责人薪酬支付的依据。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国企改革 国企十项改革试点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