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华商报:为什么后来去了小学?
丁学玉:1982年河南省进行民办教师整顿,所有老师都要参加民师资格考试。当时,磙子营乡几所中学联合成立了关西联中,公社决定把我调去当语文老师,新学期开学就去报到。但没想到开学前三天,关西联中校长通知我不用去报到了,仍留在原校,后来才知道别的学校有位老师顶替了我。我原来的大尹庄中学已经被撤销合并,改为大尹庄小学了,我就变成小学语文老师了。当年秋天,鲁山县发放中小学民师任(试)用证,考试合格的老师都有这个证,但我没有,既没有中学任用证,也没有小学任用证。
华商报:没有这个证意味着什么?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丁学玉:影响大得很,没有证就意味着我不是在册老师,是教育“黑户”,没有身份,只能算是代课的,没有民师指标,将来就无法转正。开始我还不知道有什么影响,后来发现和我一起参加考试的老师,拿到证的都陆续转正了,每个月能拿到一两百、两三百的工资,而我没有证,只能拿计划外教师的工资,每月只有18元(1982年),1992年后才涨到52月一个月。我教了34年书,一共才拿到9533元的工资,有工资条为证。(注:刚参加工作至1982年,工资较低,曾经历过每月3元,每月6元的时期。)
“顶替我的人和家人都已经去美国了,再也没回来”
华商报:你一直没有证,一直无法转正,问过原因吗?
丁学玉:找过,公社教育办的领导说我没有通过考试,怕我不高兴就没告诉我。我也不知道我的成绩,因为当时全县民师资格考试是全封闭式管理,成绩不公布,也不让查。直到2008年,我看到了当年的原始档案——鲁山县纪检部门给了我一份《一九八二年鲁山县整顿民办教师录用呈批表》复印件,我发现我不但考上了,还是高分——语文成绩是55.3分,在被录用的5名中学语文民师中排名第一。并且档案显示我已被录用到关西联中,但在备考栏里,却又手写了“辞退”。顶替我的老师原本被安排在一所小学,但被更改为“转中学任用”。如果当时公社领导给我说实话,我当时就会想办法,也不会拖那么久,弄成现在的这样。
华商报:1982年的档案就显示你被“辞退”,你当时不知情吗?学校也没有告诉你这事?
丁学玉:这么多年来,我从未接到过任何辞退通知,我一直教书,学校也没让我下岗。当时被辞退的都是没通过考试的教师,会给他们发一笔辞退金,我也一直没拿到过这笔钱。我是直到2003年年底,河南省最后一批民师转正后,我没有转正,乡里也不再拨付计划外老师的工资,我迫于无奈离校。
华商报:你什么时候开始反映这些问题的?都找过哪些部门?有没有收到过回应?
丁学玉:发现我被顶替后我就开始找乡里,找县里,但都没什么结果。为了给自己讨个公道,我2001年开始上访,当时我还在学校教书,只有节假日有时间去县、市、省里反映情况。2003年底离开学校后,就成了“专业上访户”,光北京就去了不下20次,信访部门,教育部门都找过,也给纪检部门、组织部门写过信。信访部门和教育部门发函让县教育局解决我的问题,但到现在都没有解决,说没有政策。
编辑:巩盼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