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引力波能成为武器吗?美方认为可用于三个领域
近代化学奠定现代军工基础
18世纪,拉瓦锡氧化学说的提出开启了化学革命的大门,使人们对物质和物质的变化从定性的简单认知,进入了定量的研究;19世纪初,道尔顿的原子论阐明了化学化的统一理论,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化学的新发展;19世纪60年代,门捷列夫创立的元素周期表不仅对化学理论有重大意义,而且对化学工业以及其他工业的兴起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不到两百年的时间里,基础化学取得的理论突破使化学工业蓬勃发展,火药由传统的黑火药变为了硝酸甘油、炸胶、无烟火药苦味酸和梯恩梯等强力炸药,火药的性能显著提高,满足了枪炮对火药性能的要求,奠定了现代军事工业的基础。
数学物理学成就航空航天
17世纪,伽利略在大量观察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惯性定律等物理学知识,导出弹丸运动的抛物线方程并且以其为依据写出了关于自由抛射运动的著作,用科学的理论解释了射角为45度射程最远的事实,标志着弹道学理论的初步形成。
而微积分理论的出现,让航空动力学等一系列理论出现“井喷”,并带动了战机、弹道导弹、火箭等一批新武器的产生。
电磁波研究让激光武器成真
1905年,爱因斯坦在《关于光的产生与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一文中,把1900年普朗克引入的能量量子的概念推广到辐射的发射和吸收,提出了光量子和光电效应的概念,揭示了辐射的波粒二象性。
1916年,爱因斯坦在解释黑体辐射定律时,又提出了受激辐射的概念。随着微波谱学的进展,1954年研制成第一台微波激射器。1960年美国研制成功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探索原子结构
为原子弹提供理论基础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质能方程,解释了物质内部能量和质量相互转化的关系。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量子物理学家们积极探索原子内部结构规律,取得了一系列惊人发现。
1919年卢瑟福利用镭放出的“射线”轰击其他元素,实现了原子核人工嬗变,打开了实现人工核裂变的通道,为人们深入研究核反应、利用核能奠定了基础;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得威克在卡文迪许实验室发现了中子,成为轰击原子核的理想“炮弹”,找到了打开原子核内部的“钥匙”;1938年居里夫人、费米和哈恩等著名的物理学家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核裂变理论。(郑文浩)
编辑:陈佳
关键词:引力波 能成为武器吗 美方认为可用于 三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