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记者了解到,尽管微信方面有规定,对于各种用夸张的言语来引诱或者是胁迫用户选择分享的行为,一旦发现便可举报,微信将会严惩,对此类信息进行拦截,严重者甚至会对域名、IP地址、公众号进行封禁。但是,很多人觉得“这点事就举报,有点不忍心”。但是,又觉得看到这样的微信,心理特别不舒服。
心理解析:赵小明说,这种“不转一年都不顺”的说法是有历史的。在国外一些宗教人士就是利用这种方式进行传播的,本质上讲这是一种病毒式的传播方式。这种方式之所以对一些人产生影响,也利用了心理的暗示技术——“自我预言、自我验证。”——自己预言一个坏观念,然后去验证它,验证后又去强化它。
应对方法:这类朋友圈的文章看看就好,转发和分享有利于谣言滋生,请提高警惕。凡是相信这类东西的人内心中都或多或少的有迷信思维,心理类型属于容易被暗示型的,不要将生活中一些偶然的现象进行自我验证和主观连接。
“好朋友家的事。父母都有病,作为家庭主力的他突然失去工作,整个家庭都要垮掉了。求大家帮帮这个家庭主力,可以帮他捐款,捐多少都行。如果你没钱,可以帮助他介绍个工作,我保证他的人品。是朋友就转发吧,不是朋友就不用转了。”
当你看到类似的内容,你感动不,想转不。但是,你知道这些文章的内容有些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骗子骗钱的方法,很多已经被转了无数次了。
心理解析:赵小明说,这种方式是利用人的移情心理。人具有感知别人痛苦的能力,如果不帮助受苦的人,心理会不舒服,尤其是对于一些道德感很强的人。
应对方法:每个人都有人性中善良这部分,帮助别人没有错,但是帮助人需要有更强的辨别能力。做任何公益事情要量力而行,要进行自我保护,同时做好事不要防碍别人的生活。面对这部分内容,最基本的是要看到这些苦难的内容是真的还是假的。
编辑:王沥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