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强军路上矗立永恒的丰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军和武警部队学习践行雷锋精神述评

2016年03月02日 19:21 | 作者:钧峮、于晓泉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为念强军使命 精进岗位职责

2015年“3·5”学雷锋日前夕,全军“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主题团日活动汇报展示在北京举行。边防哨所的战士、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大山深处导弹专家、东南沿海特种兵、“雷锋班”班长等13个单位和个人代表,以朴实的语言讲述本真的故事。军委领导与基层官兵共同为他们鼓掌喝彩。

这些在不同岗位演绎精彩军旅人生的青年官兵,与雷锋一脉相承的是那种胸怀崇高使命、恪尽岗位职责,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

陆军第31集团军某团“钢七连”祖国强、祖国昌孪生兄弟,坚持“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飞行机降、狙击格斗、操舟潜水等30多种作战技能样样过硬,双双荣获“优秀猎人”勋章。

空军航空兵某师司令部信息支援站站长王宏,立足本职刻苦钻研,开发了一批参谋们“用着顺手”的小软件,让飞行员和领航员都感到指挥引导效率成倍提升,助力飞行员在对抗中精准“猎杀”对手,从“后台维护人员”一跃成为“前沿关键人物”。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纳星创新团队的青年学员群体,平均年龄只有26岁,却成为我国“天拓”系列微纳卫星设计研究的骨干力量,被誉为航天领域的一支“新军”。

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业绩的人,眼睛盯着的绝不只是脚下的“巴掌地”。

陆军某装甲装备修理大队分队长裴德山,一门心思苦练修理技能,掌握了让装备“起死回生”的高招绝招,荣获金质“学雷锋荣誉章”。

火箭军某旅高级工程师谭清泉,秉持“活就活在导弹旁,倒就倒在阵地上”,扎根大山深处40年不动摇、不挪窝,成为托举大国长剑英雄群体的骨干。

军校在读的气象海洋学博士研究生杨升高,前往南极中山站执行科考任务,在令人无法站稳的风雪中、在呵气成霜的蚀骨严寒里、在灼伤皮肤的强紫外线下、在危机四伏的雪坝冰缝上,坚守420天,完整系统收集了第一手观测资料。

新疆、西藏军区驻高原边防官兵在氧气吃不饱、风吹石头跑、百里不长草的雪域高原上挺起了一座座钢铁脊梁。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全军和武警部队 学习践行雷锋精神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