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习近平三年首日“下团”的三大关键词
第二个关键词:基层。
繁荣富裕是上海的标签,但除了“高大上”之外,这座城市还具有与中国其它地区一样的共性。在2013年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将关注点落在了基层,“要落实好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更多关注困难群众……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2014年同期,习近平在谈及社会治理问题时又提出,“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
去年两会时,习近平具体解析了创新社会治理的要求,“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坐标,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推动服务和管理力量向基层倾斜,实现从管理向治理转变。”
第三个关键词:治吏。
2013年的两会上,习近平在参加代表团审议时至少两次提到各级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的问题。
次年,习近平在讲话时表示,“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要着力提高干部素质,把培养一批专家型的城市管理干部作为重要任务,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去建设和管理城市。”
去年同期的上海代表团讨论中,习近平指出了“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根本保证。”他肯定了上海市委针对少数领导干部配偶和子女经商办企业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规范的意见,并要求上海稳妥实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
以上三个关键词的最终落点都是“人”。对创新而言,“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对基层而言,“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对治吏而言,“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从全局意义看,“下团”关键词,体现了中国执政层对重大议题排位序列的思考,具有“由点及面”的辐射意义。今年两会上,关键词的变与不变,将是重要看点。(完)
编辑:秦云
关键词:习近平 创新 基层 治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