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以转型升级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6年03月04日 14:59 | 作者:杨志勇 |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为了让市场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中国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良机,僵尸企业将得到更加有效的清理,不再吞噬社会资源,更多的市场活力将因此释放出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正当其时,而这些举措的推进也需要相关改革的跟进,需要相关公共政策的支持。去产能意味着部分劳动力需要再就业;去库存意味着社会必须有对应的需求;去杠杆要求降低债务率,或债务清偿,或债转股,繁荣的资本市场可以为此提供方便;降成本从根本上说需要靠企业自身,但适当的减税减费减基金也可以降低企业负担,为成本的下降助力;补短板本身就是让经济结构合理化的一部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改善,可以更好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技术模仿只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发挥作用,一旦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模仿就无法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今世界,无论是技术进步,还是商业模式的变换,都可谓日新月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经济的发展,更是让模仿无处可仿。实践表明,注意创新的企业赢得了更多的竞争优势,而安于现状的企业就可能被远远地抛在时代后面。中国高铁的发展,是创新的结果,新能源新材料以及各种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创新。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科研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科研绩效,将有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中国经济增速也有所放缓,但应该注意到,这样的经济增速是在转型升级背景中实现的,而且2015年6.9%的经济增速在世界上也是领先的。全面深化改革将按照时间表的要求推进,全国上下各方的积极性正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中国经济前景一片光明。转型升级的顺利实施,将极大地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秦云

01 02

关键词:经济结构转型 供给侧 创新驱动 小康社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