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人民政协突出“问题导向”的两个层面

2016年03月04日 15:04 | 作者:马若虎 |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发现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带着问题制定解决方案。这样的思路,为更好发挥人民政协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根本遵循。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人民政协将在把握好职能定位的基础上,突出“问题导向”,强化短板意识,紧紧围绕“十三五”开局起步建言献策。为进一步提高民主监督实效,工作报告提出了具体举措。比如,围绕加强城市规划工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大气污染防治、无障碍环境建设运行、大运河申遗成功后的保护与利用等课题开展民主监督,并选择其中一些课题召开以监督为特色的双周协商座谈会。

双周协商座谈会,是本届政协的创新之举,是广泛开展民主协商的途径之一。有媒体统计,从2013年10月到2016年两会之前,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已经举行了46次。这一协商形式的特点之一就是主题非常小,正如俞正声所言,“题目小一点,讨论的问题集中一点”。这同样是以问题为导向而搭建的咨政建言平台,通过经常性、灵活性运用,汇众智、聚众力。

二是排查自身的问题,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取得人民政协的新成就新发展。

推动政协工作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委员履职能力。梳理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必须重视学与做相融合、改进工作方式与转变工作作风相结合。作风关乎形象和效能,抓作风建设不能有丝毫懈怠。去年以来,人民政协加强党建工作,成立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分党组,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推进机关各项建设,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今后在这方面将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加强委员队伍建设,让委员都能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

当前的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对协商民主提出了更高要求。突出“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人民政协事业一定会开拓奋进,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秦云

01 02

关键词:人民政协 问题导向 俞正声 参政议政 创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