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人物2016 人物2016
易纲委员:对人民币的基本面有充分信心
金融监管改革需考虑三方面因素
当前的金融监管是分业管理模式,然而部分潜在的金融风险传导更加隐秘,呈现出跨产品、跨市场、跨行业的链式传导特征,防控难度往往较大。针对金融监管改革的问题,易纲表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仍在研究,正在多方听取意见。目前还并没有明确。在改革共识形成的过程中,部分国外经验可以借鉴。
易纲对中国经济网记者称,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需要多方面考虑,一方面要考虑在应对金融危机中能否坚强有力地形成协调,尽快地做出决定。二要考虑监管成本、信息集中,能否形成最好的激励机制,使得成本、责任、信息形成合理的分配。三要考虑宏观审慎,新的监管体制如何应对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进一步的融合,使得整个中国经济和金融竞争力提高,同时还要注重防范风险。(记者 周琳)
代表委员小资料:
易纲,全国政协委员。1958年出生,经济学博士。1978年至1980年,在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1980年至1986年,分别在美国哈姆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伊利诺大学经济学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86年至1994年,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经济系先后担任助教、副教授,其中1992年获终身教职。1994年回国,与林毅夫等发起组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授、副主任、博士生导师。2016年1月,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易纲 全国政协委员 人民币汇率 外汇储备 金融监管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