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滚动新闻 滚动新闻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答记者问(实录)
[人民日报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记者]:当前,随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和经济转型压力的加大,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加上今后几年去产能、去库存的压力也比较大,就业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请问国家下一步将怎样进一步保障和促进就业?谢谢。[10:28]
[徐绍史]:谢谢。就业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因为它涉及到收入,又直接影响到消费,因此就业问题广为关注,特别是我们提出了要化解过剩产能,社会上乃至境外都有一种看法,说可能会引起第二次下岗潮。这个问题需要更深入地来分析,我觉得中国是不会出现下岗潮的。[10:29]
[徐绍史]:我们确实在化解过剩产能,从2013年5月份就叫停过剩产能,就不准再核准新的过剩产能的新上项目,9月份出台了化解过剩产能的一个指导意见。这两年,过剩产能的化解工作在持续推进,按照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从以往的经验看,钢铁、煤炭这些领域的化解过剩产能,各地政府并没有找中央政府,他们想了很多办法,能够妥善解决职工的安置问题。我最近跑了河北,见了黑龙江省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河北化解过剩产能起步比较早,力度也比较大,但是企业兼并重组、债权债务的重组、职工的安置,都没有出现大的问题,社会和谐稳定。黑龙江的龙煤集团,大家都知道,是非常困难的一个企业,但是他们通过内部的各种各样的办法,去年就向森工、林业等其他的一些企业分流了两万多人。现在大量的退养一批、辞退一批、分流一批、协议保留一批,我们正在从钢铁、煤炭两个产业入手,来化解过剩产能。5年之内,钢铁产能要去掉1-1.5亿吨,3到5年内,煤炭产能要退出5亿吨,还要减量重组5亿吨。中央也已经拿出一大笔资金作为奖补资金,重点帮助国有企业安置这些困难职工。请同志们相信,有中央政府的指导,有各地政府的精心安排,化解过剩产能绝对不会出现第二次下岗潮。[10:36]
[徐绍史]:总体来看,中国的就业问题应该是比较乐观的,从这几年数据就可以看出来。为什么说比较乐观?我考虑有这么几个因素:第一,我们有些企业虽然比较困难,但是它也采取措施来稳岗,比如说减少劳动工时,稍微压减劳动报酬,稳住这一批,那就成了就业的缓冲带了。第二,我们经济总量在不断扩大。我们现在经济增长一个点带动的就业比过去要多得多,所以经济不断增长,创造的就业岗位就更多。第三,三产吸纳就业的能力更大。我们2011年三产只占了42.2%,但是去年已经到了50.5%了。第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第五,劳动力在企业地区间、行业间的流动越来越快,劳动岗位的匹配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准。这是什么呢?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有就业信息网,很多需要找工作的,包括农民工,大家都可以从手机上看到就业的信息,这样进行对接,所以劳动力在行业之间、地区之间流动速度大大加快,岗位的匹配也加快,而且精准度也不断提高。还有非正规就业,现在有一些地方的劳动参与率也在下降,主要是非正规就业。所以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这一点是应该看到的。[10:39]
[徐绍史]:不仅如此,我们还准备了针对五类人的支持政策以及建设三张网,这五类人一个是大学生,包括往届毕业就业遇到问题的和应届毕业大学生,第二是失业、返乡的农民工,第三是困难企业具备再就业能力的职工,第四是困难地区有就业意愿的人员,第五是确实有困难的就业人员,这五类人是我们特别关注的。三张网就是就业信息网、职业培训网和社会保障安全网,来兜住这五类人,同时又为广大就业者服务。我想,对就业这个问题,我们也要有信心,最重要的是我们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谢谢。[10:43]
[第一财经记者]:我们注意到,去年“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此外包括“走出去”战略也取得了明显进展,请您具体介绍一下这些方面的情况。另外,针对这些方面,政府今年将会出台哪些新的措施呢?谢谢。[10:44]
[徐绍史]:谢谢这位记者女士,你关注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它不仅是一个中国国内的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到双边、多边关系的重大战略。[10:44]
[徐绍史]: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响应。回顾一下去年,应该说“一带一路”的建设有这么几个方面的进展,一是我们完成了“一带一路”的规划设计。可能记者朋友们也都知道,去年3月份博鳌论坛的时候,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这个愿景与行动发布之后,涉及到“一带一路”建设的地方也都做了相应的规划,在国内也成立了“一带一路”的工作机制,编制了一批专项规划,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国际上合作的共识在不断深化,我刚才说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热烈响应,因为“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初步匡算一下大概有65个,相当一部分国家都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当中,也都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等一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正好跟这些国家的愿望契合,所以共识的程度在不断提高。[10:46]
[徐绍史]:去年我们跟30多个国家签订了“一带一路”共建谅解备忘录,而且一些主要的“一带一路”骨架已经开始搭建,比如说中蒙俄的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的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都在商议推进,有的已经进入到建设阶段。投资贸易也在蓬勃发展,中国跟哈萨克斯坦的产能合作协议总投资已经超过230亿美元,中巴经济走廊签订的协议项目金额也有300多亿美元,国内各方面也在积极行动。所以现在“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在国内构建机制,逐步落地,在国际上也受到了热烈广泛的响应,它将会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和互利共赢。[10:49]
[徐绍史]:产能合作也进行得非常顺利,它实际就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抓手。去年一年,首先是优势装备和产能加快出海,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在铁路和核电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铁路至少已经启动建设的有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莫斯科至喀山的高速铁路已经开始勘测,巴西到秘鲁的两洋铁路也开始勘测。核电我们跟法国电力公司合作,进入了英国市场,同时巴基斯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机组也已经开始建设,和阿根廷也签署了相关协议。钢铁、有色、建材优质产能也开始规模化地向外转移。[10:51]
[徐绍史]:境外投资工程承包带动装备出口快速增长,去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180亿美元,增长幅度是14.7%,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有2100亿美元,增长了9.5%,而且国际产能合作双边的、多边的、第三方市场的合作也在进一步加快。[10:52]
[徐绍史]:今年我们打算在“一带一路”进一步跟已经签订合作备忘录的国家做出具体落实的安排,同时推进一些重要的走廊建设,再来部署一些重要的支点国家,国际产能合作将会采取更多的措施来予以推进,铁路建设,优势产能转移等争取有更多实质性的进展,同时非常重要的就是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相信“一带一路”的建设会有更快的发展,国际产能合作也会有更好的发展。谢谢。[10:53]
编辑:曾珂
关键词:徐绍史 发改委主任徐绍史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