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寂寞:留守儿童的校园青春
这是一群喜欢用手机上网,更喜欢QQ聊天、逛别人QQ空间的农村“90后”“00后”。他们中有大量留守儿童,这些孩子长大到读初中时,身心发育驱使他们渴望与别人甚至异性交流,而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初中校园的寄宿生活,往往使得这些留守少年感到“寂寞”。手机,成了重要的人际交往工具——尽管很多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
据小张所在的初中校长介绍,他们学校共3个年级15个班682人,约半数学生是留守儿童。学校实行寄宿制,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管理,不允许学生带手机入校。学校专门设置了公用电话便于学生与家长联系。
初中二年级似乎成了部分乡镇初中学生的一个“坎儿”,不少人在这一年对学习丧失兴趣。2015年9月,校长和班主任2次去小张家动员他回校上学,小张的爸爸主张他回校,小张却说“读不懂,不想再读了”。
小张所在村的党支部副书记说,小张所在的屯共165户780多人,有近300人外出打工,大部分从事建筑行业。屯里有30多个留守儿童,占儿童总数的约一半,读书氛围比较淡,但像小张这样早婚的在当地还是很少见。
对于结婚,小吴坦言有点早。“像我一样大年纪结婚的不多,大部分毕业后去广东打工了。听不懂课,何必浪费钱。”她说,自己从没想过上大学,“认识几个字就可以了。”
实际上,小张小吴的情况并非个案。记者去年3月在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采访时遇到了出生于1999年、初中二年级辍学、刚刚结婚的女孩东妹,她和丈夫是通过手机网恋认识的。
去年8月记者在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隆福乡采访时遇到了小学毕业的女孩燕燕,她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她和妹妹独居家中。当时她称妈妈即将回来不再打工,要送自己到县城读初中。燕燕对这一决定感到“特别高兴”。实际情况是,记者近期再与燕燕联系,她称妈妈又去打工了,妹妹一个人在家,她在县城初中感到“寂寞害怕”。这个敏感的女孩发手机短信就像QQ聊天一样,用一个个短句表达自己的惶惑,对学习也失去了往日的信心。
编辑:王沥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