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横向比较优势明显 唱衰中国并无道理
林毅夫委员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及改革发展任务
林毅夫认为,提振经济需要对症下药。作为转型中的经济体,确实存在体制机制问题,但主要原因没有认识清楚,可能开出的药方就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更重要是影响信心。
那么原因究竟是什么?林毅夫的回答是:“必然是有共同周期性、外部性原因。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发达国家增长还没有复苏,欧洲国家经济增速保持在0~1%之间,日本去年负增长,美国经济表现相对好一些,但并不是真正复苏。一方面,经济增长没有恢复到长期水平,更重要的是耐用性消费在危机后没有出现明显反弹。而5.1%的失业率从数字上看已经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但如果考虑到实际劳动参与率下降了3个百分点,失业率也将近9%,属于高失业率。”
林毅夫表示,世界经济尚未恢复,发达国家消费增长很慢,导致进口增长很少,进而导致出口导向型国家出口减少。因此,经济增长速度变缓,不仅是中国,所有金砖国家,包括东亚高收入国家都不能例外。
“要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未来几年的平均GDP增长要保持在6.5%以上,这需要我们付出足够的努力,但是信心一定是有的。”就未来支撑中国经济继续中高速增长的动能,林毅夫表示,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让现有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向城市地下交通、城市间连接交通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对资源环境依赖程度低的服务业,以及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是“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主要的动力源泉。
“最后还要解决好发展的资金从哪里来的问题,我认为应该改变目前地方债普遍周期较短,与很多长线先投资项目曲线不匹配的问题,发行周期较长的地方城市建设公债,通过政府投资撬动民间投资扩大资金总规模。同时,要利用好目前3.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用于进口国外先进的设备,选择稳妥的项目继续加大海外投资力度。”林毅夫说。
编辑:薛鑫
关键词:林毅夫委员 经济形势及改革发展任务 “十三五”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