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互联网+”:要让西部地区“用好”又“好用”

2016年03月06日 21:49 | 作者:奚冬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说到西部地区对互联网的使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副主席崔郁也表示“有话要说”。全国妇联在地方调研时发现,现在互联网在西部一些农村地区的使用还是非常广泛的。“开始我们以为‘互联网+’和贫困地区可能搭接不上,可是没有想到,越是贫困和交通不发达的地区,‘互联网+’运用的越好,很多山里的农产品都能卖出来。”崔郁介绍说,她去年在甘肃陇南西和县调研时就了解到,西和县交通十分不便,但当地政府将互联网技术在全县铺开,并将大数据的应用和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比如那里的每个村都有一个大屏幕,村里贫困户的情况在上面都一目了然”。

崔郁还告诉大家,以前因为交通不便,当地盛产的苹果、核桃、栗子等农产品都运不出去,但自从有了互联网之后,很多年轻的留守妇女都学会了用电脑进行网上销售。有些妇女不仅卖掉了自家的苹果,还帮助其他人家销售。崔郁说,这其实就是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贫困地区嫁接,然后促使贫困地区发展致富路。

曾蓉委员说,现在“互联网+”对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销售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培训分散,使得学习内容无法系统和深入。另外,由于新疆一些少数民族农民不懂汉语,在电商销售时往往会出现沟通不畅的情况。曾蓉认为,农业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如果国家能够加快建立西部地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帮助西部地区的农民搭建和全国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将对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农民收入较快增长起到较好效果。

编辑:薛鑫

01 02

关键词:“互联网+” 西部贫困地区 电子商务发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