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两会发布厅>发改委>观点 观点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经济绝不会“硬着陆”
6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迎来在梅地亚中心的首场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围绕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回应了海内外媒体关心的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房地产去库存等热点问题。
3月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就“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新华社记者李鑫 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穿“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规划无疑是今年两会的热点。徐绍史说,“十三五”规划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大意义,规划的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贯穿“十三五”规划的一条主线。
“我们必须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来矫正要素配置的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这样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他说。
徐绍史说,推动结构性改革有明确的理念和清晰的思路,也有具体任务。明确的理念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清晰的思路就是五大政策——“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具体任务重点五大项——“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目前各项工作正在顺利推进。
中国经济绝对不会“硬着陆”
谈到外界“中国经济‘硬着陆’不可避免”的说法,徐绍史认为,中国经济具有较强的内在支撑弹性空间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具备物质基础雄厚、市场需求巨大、区域发展空间广阔、生产要素质量提升、宏观调控经验丰富等五方面有利条件,完全有能力运行在合理的区间。“中国经济是绝对不会‘硬着陆’的,所谓‘硬着陆’的预言,是一定要落空的。”
“还有人说‘中国经济拖累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我觉得不存在这种现象。”他指出,中国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仍位居前列,在速度、进口、投资、增长贡献率等方面对世界经济贡献十分明显。尽管2016年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不容低估,但目前中国在政策工具箱里有充足的政策储备,而且还在不断地研究充实。“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使2016年的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的区间。”
编辑:陈佳
关键词:国家发改委主任 徐绍史 经济绝不会 “硬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