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两会发布厅>发改委>观点 观点

徐绍史:中国经济不可能硬着陆 政策储备充裕

2016年03月07日 10:28 | 来源:中国证券网
分享到: 

要想客观看待中国新经济,就不能用老眼光,而要站在新常态的新视角下看。


“中国经济是绝对不会‘硬着陆’的,所谓‘硬着陆’的预言,是一定要落空的。所以请大家放心,不存在这种可能。”在3月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回答记者提问时信心满满。


对于如何面对2016年中国经济,徐绍史给出三句话:信心坚定不移、挑战不容低估、政策储备充裕。他表示,“政策工具箱里有充足的政策,而且还在不断地研究充实,所以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使2016年的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中国经济“三势”向好 别拿中国说事


“外界有认为中国经济的硬着陆是不可避免的,也有观点说中国经济已经拖累了全球经济和市场?”面对记者的尖锐提问,徐绍史的回应干脆利落、有理有据:“中国经济具有较强的内在支撑弹性空间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具备物质基础雄厚、市场需求巨大、区域发展空间广阔、生产要素质量提升、宏观调控经验丰富五方面的有利条件,我们完全有能力使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的区间,我们对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我可以说,中国经济是绝对不会‘硬着陆’的,所谓‘硬着陆’的预言,是一定要落空的。”


“今年1月份中国股市波动、汇市波动,接着美欧的股市也出现了波动,有人说了这是中国股市波动带来的,这高估了中国的能力,中国没有这么大的外溢效应”,徐绍史直言,“事实很快就有了证明,2月8日到12日,美国、欧洲、日本、韩国股市都剧烈波动,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下挫,原油价格最低逼近26美元,而那几天正好中国春节休假,股市休市,那又如何解释呢?这说明跟中国毫无关系。”


徐绍史认为,从根本上来讲,上述市场波动,是对世界经济的复苏缺乏信心,因此“中国经济拖累世界经济”这个说法没有道理,也站不住脚,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还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等专家都对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都给出了正面的评价。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徐绍史还指出,穆迪评级公司下调中国经济的展望,是在用老眼光看中国新经济。


“看经济不能只看眼下,也不能只跟过去比。既要看态势,又要看走势,更要看趋势。”徐绍史介绍,中国经济态势不错,表示为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而且稳中有好。


“更重要的,还要看整个趋势。”徐绍史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过中国经济“四个没有变”,就是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这就是我们经济的长期趋势。从态势、走势、趋势‘三势’上看,应该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他说。


编辑:陈佳

01 02

关键词:徐绍史 中国经济 不可能硬着陆 政策储备充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