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让农村孩子从两会看到未来
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而对农村孩子而言,读书更似唯一的出路。教育的不公平意味着机会的不公平,而机会的不公平意味着命运的不同。我们期待这样的报告话语,能够在实践层面更多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让“知识改变命运”的大门,向农村孩子敞开。农村孩子的美好未来,相当程度上正隐藏在对教育公平的翘首企盼里。
有人说,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一个蓝领的时代正在快步走来。确实,相比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学门好技术找个好工作,似乎还要更为靠谱一些。但是,这与其说“知识改变命运”已经被改写,不如说“知识改变命运”有了新的内涵。扶贫脱贫是硬任务,各地已经立下军令状,大力发展农村教育,让更多农村孩子可以跳出农门,无疑是很重要的扶贫手段。因为,盼着子女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是不少贫困家庭的共同期待。
当然,“毕业即失业”的,很多都是农村大学生,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这同样是需要引起重视的贫困代际转移现象。“稳增长主要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有6.5%—7%的增速就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大学生就业难,尤其是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国家层面向来重视,个体层面更没理由灰心丧气。
从留守的童年,到短板的教育,再到艰难的就业,农村孩子的情感慰藉,他们的人生登高之路,需要在两会中看见更加美好的未来。而现在,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已经上路。
编辑:秦云
关键词:两会 农村孩子 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