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悦读 悦读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女性:温婉坚韧独立
热心的中国大妈
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中文专业学生娜杰日达曾到中国交换学习。在她眼里,中国女性在当代社会中承担重要角色,女性一般都会像男性一样在接受教育后工作。在俄罗斯,女生结婚较早,中国女生的自由度更大,她们结婚生子晚一些,留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学习工作。
娜杰日达说各个年龄段的中国女性都给她留下美好印象,尤其是退休后发挥余热的中国大妈们。她说在北京时,坐公交车总能看见挥舞着小旗、带着小黄帽子红袖标的大妈们在维持秩序,疏导人流,给路人指路,让初来乍到的异乡人感觉很温暖。
中国女性这种暖暖的“人情味”也给德国人约尔格·比克曼斯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位柏林老师娶了一位中国太太,中国人对家人的照护眷顾深深感染了他。他举例说,当妻子的大舅重病住院后,他的岳母每天给他做饭、买最好的肉炖汤,每天去医院探望,在德国这种事情他几乎闻所未闻。“在德国,如果你生病住院,你母亲可能会探望你一两次,但不会每天去探望。中国人很有人情,对家人支持,这一点我特别喜欢。”
贴心的师友
约瑟夫·卡里乌基是肯尼亚纳库鲁埃格顿大学大二学生,因为喜爱中国文化,他在大一时就选修了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的课程。
卡里乌基曾在2014年和2015年时赴中国参加冬令营和夏令营,他对中国女性的初步印象就是时尚和现代,但真正让他深入了解中国女性还是在孔子学院。
2015年,他被孔子学院选为学生代表,前往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参加汉语知识竞赛。比赛当天他意外被开水烫伤,胳膊布满水泡。孔子学院的杨秋普老师把他带到医院包扎、治疗,叮嘱他按时吃药,无微不至。
杨老师教汉语和太极拳。周一到周五,她都会早早起床,认真教授学生打太极拳,还耐心给同学们讲解中国传统文化。
“在生活中,中国女性善良、体贴、贤惠,有耐心;在工作中她们有知识、有文化,这些优点使得她们能够更好地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关系,两方面都做得很好。希望这些中华美德可以一直传承下去。”
“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卡里乌基为中国女性送上祝福:“好运!明天更美好!”(执笔记者岳玉苓,参与记者李畅翔、赵焱、陈威华、高路、任军、冯玉婧、王守宝)(完)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