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在中国寻找智慧”

2016年03月08日 08:45 | 作者:陈凌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中国取得发展成就的原因和做法是什么?这是一个西方再也不能忽视的问题。”德国《新德意志报》曾这样反思。不可否认,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国际上仍存在一些误解和质疑,但越来越多的外国媒体和专家开始抛除偏见,正视并思考:中国何以在全球经济震荡中,保持中高速增长?也在好奇与关注:面对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中国政府将拿出怎样的招数化解?毕竟,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同样是世界经济所要越过的挑战。

随着观察的深入,一个更加真实的中国图景展现在世界面前。这个图景不仅有经济层面的,更有政治层面的。美国《福布斯》网站就曾刊文指出,“中国领导人在一个方面做得相当好,即规划长期经济发展。这是美国政府必须学习的”。拨开成见的迷雾,才能看清: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不仅源于市场化脚步的加快,更得益于一个强有力的政治体制。

也因此,“十三五”规划纲要作为“国家定期计划的艺术”的集中体现,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出台过程,都受到了最大程度的聚焦。不久前,日本“外交学者”网站刊文解读中国的体制,认为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毛细血管民主”,值得西方借鉴。人大代表是连接最偏远村庄和政府最高层的纽带,普通人的建议和意见,经由他们,完全可能体现在政府的最终决策中。“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正是来自基层“毛细血管”的智慧结晶。

“可以想见,中国故事再开新篇,将更加精彩”。两会大幕早已开启,政治体制全景呈现,“十三五”发展大计即将谋定,期待两会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编辑:秦云

01 02

关键词:中国 智慧 记者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