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扎紧制度之笼 深化从严治党

用改革堵住反腐体制机制漏洞

2016年03月08日 15:17 | 作者:姜洁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内涵发展,创新方法盘活存量

2013年4月至5月,中央纪委监察部对其内设架构进行了重要调整:8个纪检监察室扩至10个,原党风廉政建设室与原纠风室合并,成立“党风政风监督室”。原执法监察室和原绩效管理监察室也合二为一,成立新的“执法和效能监督室”。2014年3月,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再次机构改革,整合6个内设机构,新设2个纪检监察室,新设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并组建组织部、宣传部、党风政风监督室。从这两次对内设机构的调整,可以看到纪律检查体制“内涵式改革”的特点,即尽量不增加编制和人员,通过内部资源优化整合来完成职能转变。

2014年底,中央决定,中央纪委在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和全国人大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机关等新设7家派驻机构,监督50多个部门和单位。2015年底,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的方案》,明确要求中央纪委设置47家派驻纪检组,实现对139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的派驻机构全覆盖。从改革前的52家派驻机构监督52家单位,到47家派驻机构监督139家单位,中央纪委派驻监督的部门数量翻了一番还要多,但派驻机构的数量却不增反减。

在巡视方面,通过创新巡视方式方法,在开展常规巡视的同时开展灵活机动的专项巡视。十八大以来,从第一轮10个巡视组巡视10个地方和单位,到第九轮15个巡视组对32个单位开展专项巡视和对4个省“回头看”,巡视的效率极大提高。

重点突破,以钉钉子精神狠抓任务落实

在改革中,中央纪委注重抓重点突破,重点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及时将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中的成熟做法和创新经验上升固化为制度成果。

中央纪委把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作为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工程,将廉政准则修改为《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去年以来,中央纪委从研读党章入手,唤醒广大党员干部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通过修订廉政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全面梳理党章对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要求和纪律要求,体现到修订后的准则和条例中;通过修订巡视工作条例,严格遵照党章要求,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总结巡视工作改革创新的实践经验,综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定的30多项制度,为巡视监督提供基本遵循和制度保障。

据介绍,中央纪委在狠抓改革任务落实的过程中,以钉钉子的精神一抓到底,盯住干,抓紧办,改到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往前赶,确保改革任务在2017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截至目前,《实施方案》部署的“两责任”“两为主”“两覆盖”和健全党风廉政建设法规制度体系等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一些重要改革方案和重要法规制度已经如期或提前出台,中央纪委机关牵头的改革任务,已出台多项较为重要的制度成果。

编辑:秦云

01 02

关键词:改革 腐败 十八大 纪律检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