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聚·焦点聚·焦点

中国2月出口创7年来最大降幅 外贸增长目标不再量化

2016年03月09日 09:02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出口大国数据纷纷萎缩

此次出口额降幅超20%尽管有些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赵庆明称,除我国外的其他出口大国贸易数据也纷纷萎缩。

从数据来看,日本1月出口同比下滑12.9%,创2009年以来最大跌幅,连续四个月萎缩,韩国2月前20日出口同比下降17.3%,连续第十四个月下滑。

另一个可供参考的坐标系是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尽管中国进出口数据并不亮眼,但去年全球货物贸易额下降11%左右,而我国仅下降了3%左右。在赵庆明看来,今年中国出口在国际上的份额不会下降,仍有望提升,仍然会跑赢全球。

“新兴市场国家在这一轮大宗商品下跌的过程中,都失去了经济原动力”,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总编辑田云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之际,美国通过增加能源、石油的进口替代,支撑美国经济强势,但这对资源型国家未必是好事。

外贸增长目标不再量化

市场普遍认为,今年前两个月外贸数据以及刚刚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已充分阐明了今年严峻的外贸形势。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未提及外贸增速目标。李克强总理表示,2016年进出口目标为“回稳向好”,但未给出具体目标数字。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则明确提出,全年进出口增速在6%左右,但受到国际经济低迷、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等因素影响,去年实际进出口总额萎缩了7%。

赵庆明表示,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不定影响,今年进出口局势并不明朗。不过,一旦进口变好,出口也会转好,当然由于价格传导滞后关系,出口好转的程度会弱于进口,所以,可能会看到贸易顺差的收窄。

■ 观点

“今年最乐观估计是零增长”

对于今年的贸易势头,赵庆明表示,全球贸易形势低迷、贸易品价格下降是我国的政策难以改变的,因此对今年进出口最乐观的估计也是零增长。

应对严峻形势,今年政府计划出台多项政策“遏制进出口下滑势头”,具体措施包括出口退税,信用保险优化、电子商务试点、服务贸易创新、推进贸易便利化和更加积极的进口政策等。

针对去产能给进出口带来的影响,有分析师指出,国内去产能政策虽然没有带来强劲的需求回升,但足以改变企业的库存行为,即由去库存转向补库存周期的开启,预计进口将形成1-2个季度的景气度相对回升,而出口在年内难现乐观。


编辑:薛晓钰

01 02

关键词:出口 外贸 金融期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