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促人口增长难在哪儿
我认为,不但“单独两孩”政策的实施效果远远低于国家卫计委的预测,而且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效果也将低于国家卫计委的预期。有如下两个原因:
第一,近年来我国育龄妇女数量持续减少。例如,2015年15岁~49岁育龄妇女数量比上年减少约500万人,其中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数量减少约150万人。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推算,从2015年至2020年,我国20岁~29岁的女性数量将从11138万人降至8262万人,也就是减少了2876万人。
第二,由于当今中国很多夫妇生活压力大,抚养孩子的成本高昂,以及没有时间照料孩子等原因,导致人们的生育意愿下降,许多年轻夫妇并不愿意生二胎,单独两孩的申请率低于卫计委原先的预期,就印证了这一点。
从“十五”至“十二五”的情况来看,中国实际人口增长数量都没有超出原先的规划目标。例如,国家计生委印发的《全国“十五”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要求:2005年末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3亿以内。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5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8亿。国家计生委印发的《全国“十一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十一五”期间全国人口总量控制在13.7亿。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十一五”末期(2010年)全国人口总量只有13.4亿。《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要求:“十二五”期间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以内。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十二五”末期(2015年)全国总人口只有13.75亿。
即使在“十三五”时期取消生育限制并大力鼓励生育,中国人口达到14.2亿也比较吃力。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生育率过高时,政府要采取措施降低生育率,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例如,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韩国和新加坡的生育率很高,生四、五个孩子的夫妇很普遍,这些国家和地区通过鼓励自愿节育,迅速降低了生育率,到了八十年代,韩国和新加坡的生育率都低于更替水平。然而,当一个国家的生育率过低时,政府要采取措施鼓励生育,却收效甚微。例如,韩国和新加坡近年来都大力鼓励生育,但生育率却没有明显提高,基本上徘徊在1.0-1.3之间。
编辑:秦云
关键词:十三五 人口 全面两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