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精准扶贫 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一方面,精准扶贫要“授之以鱼”,即保障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当然,扶贫资金、社会保障等对口支持不可或缺,但“授之以鱼”不仅在于单纯提高个人或者家庭的收入水平,而是要为摆脱贫困形成全方位、长时期的有利条件。比如在一些乡村,道路不通、网络不畅,缺少发展产业的硬件;教育资源等软件的缺失,更可能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因此,要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就必须更加丰富“授之以鱼”的内涵,不仅要关注收入,更要关注教育、交通、医疗、信息网络等各个侧面,实施全方位的扶贫。
另一方面,精准扶贫更要“授之以渔”。扶贫不能只靠“输血”,提高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才是达成“十三五”精准扶贫目标的根本之策。所谓“精准”,就是要因地制宜地选择脱贫路径。以十八洞村为例,该村虽然产业基础薄弱,但自然环境优越,因而成为旅游定点村,通过旅游产业来推动经济发展。当然,全国各地的贫困地区条件有所差异,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也各有不同,唯有深入其中、量体裁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精准扶贫的效用。
扶贫工作,不仅事关贫困地区的群众生活水平和发展机会,更事关社会公平,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用好精准扶贫政策,增强针对性、突出创新性、注重实效性,才能真正让贫困群众祛贫根,奔富路。
编辑:秦云
关键词:精准扶贫 十三五 授之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