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原创 本网原创

制止突击花钱 先说说突击放钱

2016年03月09日 22:07 | 作者:司晋丽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 司晋丽)“中纪委年年都发文制止年底突击花钱,但没人去问这种现象是怎么造成的?一年的预算资金往往半年过去才能到账,如果上半年用别的资金提前支付就是违规。半年要将一年的钱花出去,难啊!”

本不想老话重提,但当发改委和财政部的两份报告放在案头时,全国政协委员、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长吁一声,又一次剑指 “突击花钱”的背后。

“说得太对了,我也想补充两句。”张蕴岭委员憋了一肚子话要说。因为他所在的中国社科院情形如初一辙。财政经费4月份才到账,7月份就要求花掉50%,到11月得全花完。

“纠正一下,到7月份要求花掉60%,还不能不达标。”同样来自中国社科院的陈众议委员说。

“就是这样一种现状。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求单位把经费都花掉,但很多条框卡着你又没法花。一旦用不完,第二年预算就会减少。”关于经济问题,刘志彪委员总要站出来讲几句。

“如果预算经费多了,削减是应该的。我看已经有几个中央单位带头执行了,问题在于更多单位不是经费多,是时间少。”袁靖委员说。

“如果钱要4月份到账,财政预算年度能不能也顺延到第二年4月份呢?这才科学嘛!”张蕴岭提议。

对于改变财政年度的时间,周文彰委员也赞同。“每年1月和2月没有财政计划,建议财政年度从两会后,3月到次年3月,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时间区间。”他举了个例子,多年前在中央党校学习时,由于和普通高校开学时间一样,9月到次年7年是一个学年,给很多干部带来不便,影响他们两年的考核,后来,中央党校就结合实际将学年改为从1月1日到12月31日。

周文彰表示,现在的财政预算是一种受到肯定的管理办法,问题在于其科学性。不过这也不是钱花不出去的唯一原因,例如一些项目的钱没法花,就与其立项时编制的合理性有关。

“对嘛!总理报告中说要鼓励创新,我觉得财政预算和投放也不例外,不要总是突击放钱,要创新一种更科学合理的方式。”李捷说。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两会 突击花钱 突击放钱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