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我们的信心从这里来!”
全国政协委员从数字看经济发展
动力增强2.5%的魔力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说:很难想象下一个15年,世界经济能在中国经济不繁荣的情况下兴盛。
中国正在全力以赴。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杰最高兴的是,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将达到2.5%”。“这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高杰说。
技术创新,正成为撬动中国经济蓄势腾飞的支点,并且逐渐显现出惊人的能量。
李毅中注意到一组数字:2015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是10.2%,高于整个工业4.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降1.9%,但高技术产业利润是正增长,达到约14%。具体分行业来说,在工业41个行业里,有23个行业的增速高于6.1%,有29个行业实现利润正增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谈得相对具体。他介绍说,信息经济正成为主导经济发展的动力。2011年到2014年间,我国信息经济年均增速22%,为同期GDP平均增速2.8倍,对GDP增长贡献率从27%迅速提升至58%。同期,信息技术对其他产业的产出贡献占GDP平均比重超过17%,平均增速高达26%以上。
技术创新的空间正在扩大。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到2020年十三五期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这些都是新技术施展的舞台,也是巨大的投资空间。”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副市长吴刚说,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获得感都将得到更大的提高。
在貌似传统的领域,技术创新正在不断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到2020年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这是中国铁路发展的新机遇,也是中国经济的新机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路总公司原副总经理彭开宙说,技术进步的效果非常明显:现在高速铁路1公里里程运7万人次、普通铁路1公里才运1万人次。到2020年,中国将真正进入高铁时代。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长期的发展理念。”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说,“十三五”规划指出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供给侧和需求侧不同,需求侧针对短期经济波动,供给侧改革解决的则是动力问题,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以改革创新精神提出了300多项新举措,165项新的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对于企业来说,稳定的预期是最有效率的保障。因为投资出现方向性错误是企业最大的成本!”全国政协委员、新奥董事局主席王玉锁说:“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杨朝英 李彬 王泳 孙金诚 王菡娟)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两会 全国政协委员 经济发展 城镇新增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