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脑瘫女孩单指三年敲出47万字长篇小说(图)

2016年03月11日 09:50 | 来源:华西都市报
分享到: 

文学之路/

14岁时,在父母的帮助下,于彬开始自学识字,18岁开始尝试写作。而在一次现场作文之后,老天为她打开了另一扇窗……

时间在一天天流逝,于彬也在一天天长大。母亲沙洁也曾想过,将女儿送到学校读书,但是,没有学校愿意接收。

14岁那年,于彬看到电视上显示的字幕,就经常问:这个是什么意思,那个是什么意思?

沙洁想,或许可以教会她识字呢。于是,她自己剪了一些卡片,上面写着爸爸、妈妈等文字。先是单独教会女儿这些字的读音和用法,再将卡片混合成一堆,让女儿从中辨别。于彬似乎对文字有着独特的天赋,她很快就学会了上面的文字。之后,通过阅读杂志和书籍,于彬的文字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18岁时,爷爷奶奶送给于彬一台电脑,沙洁叫住了前来帮忙安装电脑的师傅,她说,女儿想学习电脑,能否出30元钱,请他教一下女儿怎样使用电脑。

这名师傅看了一眼于彬,表示了十分的惊讶:“你这个女儿,看起来像是傻子一样,还想学电脑?”

沙洁强忍着眼泪,客气地送走了电脑师傅。她想办法找来五笔字根和一些电脑入门书籍,让女儿自学。于彬非常争气,自己琢磨,自己背字根。由于手用不上劲,她常在电脑前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字根表都翻烂了。

一年之后,于彬已经能熟练使用电脑了,而且喜欢写一些小故事。沙洁觉得,女儿写的东西不错,于是带着她,来到当地电台投稿,不想,真的被采用了。当听着女儿写的故事,在电台配着音乐播放出来,沙洁的眼眶湿润了。

沙洁带着女儿到当地报社投稿,不少人看到于彬写的文字后,纷纷表示怀疑:这真的是她写的?沙洁让于彬现场写作,这一写,惊呆了现场的所有人。当时,在报社编辑潘普洲老师的建议和指导之下,于彬将之前发表过的文字整理成第一本书《疑恋》,走上了文学之路。

鉴文识人/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上过学校读书、不能站立、不能自己行走、从小患脑瘫的弱女子,写出了这样的作品。这部书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凝聚着于彬的汗水。在我多年的编辑生涯中,像于彬这样的,没有第二人。

——攀枝花作家潘普洲

每天花10多个小时来写作,让于彬本就瘦弱的双腿患上了静脉曲张。疼痛和打字时的劳累,却让这个看似柔弱的小丫头变得格外快乐,文学给她带来的不仅仅是几个故事,几首诗歌,而是让她获得了一个别样的自己,她可以在文字中体会到悠扬的生命之曲。

——作家阿锋

文字节选/

还是你爱的那支悲伤乐曲,讲述着那段美丽的经历;你我的旋律始终哼唱在心里,从来没有被我遗忘。还是你说的那些字字句句,拼搏出今生最深的记忆;有你的点滴是我笔下的秘籍,伴我写尽甜蜜结局。

两个月的时间在很多人的生命旅程中,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路口。大部分的人在经过这些不起眼的路口时会匆匆走过,向前,左转,右转或是退回原处。而我在我二十九岁的两个月里,和一个名叫成文森的中年男人相识、相知和离别。

(于彬:《灰星》节选)

编辑:王沥慷

01 02 03

关键词:脑瘫女孩 单指三年敲出47万字长篇小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