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2013年4月8日至10日,习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工作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3年5月24日,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2013年7月18日,总书记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2014年2月25日,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强调:“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2015年7月16日至18日,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综合治理措施,落实目标责任,推进清洁生产,扩大绿色植被,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作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五大发展理念必定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调整。其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意味着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要清醒地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在此基础上,牢牢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守住生态文明红线。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我们一定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久久为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必须切实行动起来,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将生态文明的成效作为衡量现代化质量的重要指标、判断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尺,我们就一定能够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把生态资本转变为发展资本、以绿色产业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进而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为中华民族赢得永续发展的光明未来!
编辑:秦云
关键词:生态环境 眼睛 生命 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