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两会:“一带一路”战略的教育建言

2016年03月11日 14:13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倡议和建议。并指出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要促进我国同沿线国家教育、学术等人文方面的交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应当人才先行。看看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的建言。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1日电 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我国与沿线各国均迫切需要专业人才。鼓励中国高校与沿线国家高校合作,联手培养我国急需的小语种人才,可设立“一带一路”专项奖学金,资助范围从研究生扩展到本科生,并邀请沿线国家院校来华交流。还应组织青年人员培训,为各沿线国家青年学生与管理人员讲授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专业知识,促进高等教育合作发展;鼓励中国高校走出国门办分校,设置多种形式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推动课程互通、学分互换、合作研究等。——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建议

西安交通大学去年发起成立“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大学先后加入。这个联盟是海内外大学结成的非政府、非营利性的开放性、国际化高等教育合作平台。以“共建教育合作平台,推进区域开放发展”为主题,推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学之间在校际交流、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文化沟通、政策研究、医疗服务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青少年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服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及欧亚地区的发展建设。——全国人大代表王树国建议

“一带一路”作为一个长久战略,离不开科技支撑。有科技支撑,它才是可持续的,才能实现其互利共赢的战略本意。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国情、自然地理条件、发展阶段差异较大;地处内陆的大部分国家,干旱荒漠化等生态脆弱问题严重,生产力发展落后,经济总量小,区域性贫困显著等。为此,呼吁给这些国家愿意来中国的学生提供奖学金,以留住人才,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全国政协委员姚檀栋建议

政府要整合企业、学校及社会各方力量,拓宽国际化人才培养渠道。在国内要深化校企合作,转化社会资源,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要挖掘境外人才资源,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开发海外华人华侨中的人才资源,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强大的人才贮备。——全国政协委员周立群建议

起码需要重点支持几所学校成立“一带一路”研究院,重点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包括政策支持和人员支持。如果能组建一个联盟,那么效果和效率都会更好。——全国政协委员杨学义宋永忠联合建议(人民政协网综合)


编辑:薛鑫

关键词:两会 “一带一路”战略 教育建言 人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