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依法治网 为“十三五”凝聚“网动力”
当前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事关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和国防安全的重大问题。前不久“网信”写入《反恐怖主义法》,就已经充分说明了新形势下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法制建设。
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演讲中,习近平也曾明确指出: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从网民角度来说,无论是“大V”还是“小V”,都应该强化公民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自律意识、律他意识,全面树立“网络无边界、法律无死角”观念,做到对自己的网络行为负责,不信谣、不传谣。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前不久知名民调公司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也曾开展了一项关于2015年网络生态环境变化的调查,结果显示98.1%的网民都支持对网络安全专门立法。顺应着人民群众期待,当前《网络安全法》正由全国人大按立法程序推进中,相信其出台必能有效遏制网络乱象。
再往前看,2014年2月底中央专门成立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网络安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近年来,国家网信办通过“净网行动”、“剑网行动”、“护苗行动”等专项整治活动有效净化了网络雾霾,发布“微信十条”、“账号十条”、“约谈十条”等更是增强了依法办网意识,推动着网络正能量更加充沛,也促使着网络空间不断趋于清朗。
事实上,互联网治理并非一日之功,其依然面临着长期性和复杂性。2016年是网信工作的“创新年”,我们必须强化使命担当,牢牢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导权、主动权;坚持改进创新,提高网上舆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推动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正向生长,既让党的主张成为网络空间最强音,也为“十三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凝聚强劲的“网动力”。
编辑:秦云
关键词:互联网 科技 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