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身边的两会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这些在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拿到两会上去讨论,乍看似乎显得不够“系统”和“重大”,但这样的民生问题恰恰是公众最关心的,是大家天天直面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这些话题正是公众生活和国家政治活动的连接点,是民生话语和政治话语转换的枢纽。两会作为面向全国人民的政治活动,须满足多层次期待。一方面,我们要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讨论“十三五”规划,从大方向感受国家脉搏;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为那些“零散”的民生细节寻求答案,从点滴中探视国家管理如何进步。
梳理每年的两会热点,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都是高频词。但这些问题的讨论,往往是专业的、复杂的,对不少人来说,也是有门槛的。而那些发生在身边、备受瞩目的小事,恰恰可以让公众迅速进入讨论,舆论快速聚焦,进而以小见大,推动解决发展的大问题。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些“零散”问题越多,解答得越到位,两会的重要性也就越加凸显。今年两会上那些频繁出现的民生话题和那些直面问题的铿锵回答,均得到广泛传播,就是极好的证明。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仔细琢磨一下这句话,对于所有代表委员来说,或宏观或具体的表达,最终都要落实到一针一线。增强公众的参与感、增加百姓生活与国家政治的互动,这也正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题中之义。
编辑:秦云
关键词:两会 获得感 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