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农业供给侧改革如何发力
——来自3月11日民革界小组讨论的现场报道
眼下,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种子坑农害农行为时有发生,在讨论中,委员们也关注了农业品牌建设问题。
胡汉平委员表示,在调研中他还发现,农业品牌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思想观念滞后现象,品牌缺失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明显短板,品牌缺乏导致农产品卖难、谷贱伤农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导致农产品发生质量安全问题。
民革海南省委会主委陈莉委员在发言中提出,将农业品牌发展的目标和措施列入“十三五”规划,建立和完善农业品牌标准体系,按市场准入标准、名优农产品标准、出口标准形成细分市场的质量标准体系,并强化对相关主体的行为监督。
对此,屈冬玉副部长表示,农业是全面实现小康和两个百年目标的基础。农业工作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经济学问题。委员在这次讨论中针对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农业部将认真研究落实。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的讨论时间过去了,委员们依然言犹未尽。两位副部长向各位委员对农业的关心、发展和帮助表示感谢,李萌副部长表示,12位委员提出的建议和意见都是真知灼见,对于在经济新常态下,怎么解决我们国家近期稳增长和长远调结构之间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屈冬玉副部长则表示,讨论体现了民革参政议政的高水平。农业供给侧改革任务重,题量大,还没有完全破题,需要委员实时反映。(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大学机械与工程科学学院教授 )
编辑:薛鑫
关键词:全国两会 农业供给侧改革 民革界小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