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治污还得与风抢“风头”

2016年03月12日 22:50 | 作者:罗登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放眼世界,西方发达国家比我们提前经历雾霾,他们的治污同样经历了缓慢的进程。伦敦,曾有雾都之称,其污染一度非常严重。19世纪进入工业急速发展期的英国伦敦,工厂产生大量废气,形成了极浓的灰黄色烟雾。20世纪50年代,“雾日”成为伦敦的常见景象。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之后,政府和社会都开始深刻反思。并开始着手治污,还英国人民以“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分三个阶段,降低污染物排放,并革新生产技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今天的伦敦,已成为一座“绿色花园城市”。可见,治污并不能靠天,政府和社会都得行动起来。

雾霾频现,影响的是十几亿人的生存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副产品”,雾霾问题受到了各方的高度关注。治理雾霾需要社会理念的改变,需要每个人的思想的转变。要改变片面追求GDP绝对值的错误发展理念,改变“必须严肃对待”的空洞式表态,改变监督制度缺失的情况,在绿色发展模式下,实现生态环境与GDP双赢发展。

在昨日的记者会上,陈吉宁也再次强调了“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这一条生态红线放在各地政府和生产企业的面前。而今年的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法执法》正式施行,把污染防治纳入法制的范畴,这些都是治霾道路上的点点希望。这些措施政策手段,莫不是通过上传下达,政府牵头实施,地方企业严格执行,社会个人践行监督来保障最终的成效的。理念先进,措施足够,那就必须拿出零容忍的决心,走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

治理雾霾,靠的绝不是风,而是我们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上做出的实实在在的努力,靠的是政府,是社会,更是我们每一个人。作为良好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同时也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一个也不能少”。治污不能靠天,也不能靠风,而是靠我们自己,每一个人都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少开一天车,少抽一支烟,少用一个塑料袋。每一个人都要与风抢“风头”,做生态文明的建设者。

编辑:秦云

01 02

关键词:雾霾 风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