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健康中国”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幸福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对食品安全问题作了重要批示,作为党和各级政府的民心工程来抓食品安全。在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充分肯定去年成绩的同时,总理把食品药品安全与医疗、教育、养老、收入分配、城市管理、严重雾霾天气等,作为既是人民群众关心,又存在较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担当意识,下更大力气补齐的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总理承诺,为了人民健康,要加快健全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去年10月1日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这部食品安全的国家大法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法律。新法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能否起到“防火墙”和“隔离带”的作用,能否真正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自然是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需要直面的问题。柳斌杰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没有绕弯子,而是把存在的问题直接摆在了桌面上:对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宣传、普及不到位,很多生产者、消费者并不知道这部法律当中的规定;监督的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很多地方尚未建立起这部法律所要求的监管力量;执法力量薄弱,在基层仍然出现一些环节上无人监管的情况,法律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实施细则没有出台,要实行起来还要有具体的细则来落实;基层的难题还没有解决,要求地方制定食品管理方面的法规,现在大多数没有制定出来。
对于这样一部既顺应民意又关乎群众健康的法律,既然出台了,就要充分发挥其作用。食品安全问题可能是13多亿人共识最高的问题,全国人大根据百姓的呼声,将把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作为今年的一个重点。一部法律在修改之后不到一年就进行执法检查,并不多见,可见人大对此显然已经有了压力感和紧迫感。柳斌杰主任委员如是回应:我们就是为了进一步加大这部法律的宣传、普及力度,加大这部法律执行的力度,切实解决我们食品生产、销售、市场整个环节所出现的问题。这就是我们这次确定目标的出发点。
编辑:秦云
关键词:食品安全 健康中国 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