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宋文珍:认识留守儿童现状 留住父母温暖关爱

2016年03月14日 14:35 | 作者:张春莉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其次,不能给留守儿童贴标签。一些地方将留守儿童作为问题儿童或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区别对待。例如:有的地方给留守儿童单独编班;有的将留守儿童作为问题儿童进行单独法制教育;有些地方建立了专门以“留守儿童”命名的机构。如:“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托管站”等。“这些做法尽管出发点很好,但将留守儿童标签化,将留守儿童群体特殊化,有悖于儿童权利保护的基本准则,容易给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并不利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宋文珍说。

针对这个问题,她建议:地方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不能将留守儿童作为问题儿童,给留守儿童贴标签;政府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留守儿童监护制度,强化家庭的监护责任;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跨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基层儿童保护和服务的体系与网络,依托社区现有公共服务资源和设施建立社区儿童之家,为社区包括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在内的所有儿童和家庭提供培训与课后辅导、活动和游戏指导、社会心理支持、法律咨询、司法救助等多元化的综合基本服务,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升留守儿童家长监护能力。完善困境家庭留守儿童福利保障制度和体系。

最后,关注人口流动带来的儿童问题,让留守儿童留住父母之爱。

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都是由于人口流动产生的儿童群体,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同时进一步解决流动儿童问题。2014年末,我国流动人口达到2.47亿人。2010年,流动儿童达到3581万人。随着父母的频繁迁徙,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身份也在不断转换。

“政府必须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要按照国家推进人口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妥善解决流动家庭及儿童的就业、教育、福利、住房和基本医疗保障等问题,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平等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宋文珍认为,从长远看,从源头上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还需要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推进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使父母更好地兼顾就业与照顾孩子。希望各界对留守儿童能给予更多的关注,早日让留守儿童留住家庭温暖,留住父母之爱。


编辑:孙莉姗

01 02

关键词:两会 宋文珍 留守儿童 政协委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