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扶贫惠农岂容“蝇贪”频现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干部虽然官不大,却是“全天候、全科型”官吏,掌管着农村政务及村民生活的大事小情,集各种权力于一身。加上他们又是与基层群众最贴近的权力载体,是党风政风好坏优劣的最直接代言人。如果他们贪污腐败,给党和政府带来的不良影响、给国家财产和群众利益造成的损失不可小觑。究其扶贫惠农资金被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滞留沉淀和监管弱化等问题原因,与扶贫惠农资金使用缺乏透明,地方政府对利益的自主性作祟,资金管理过于封闭,公众很难知晓和看不到一本明白账有关;但更与“天高皇帝远”,权力运行不透明,政务、财务公开流于形式,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难以保障有关。
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而腐败总是和监督缺位有关。在基层特别是农村,民主监督乏力,专门机构缺位,舆论监督难覆盖,这是蚊蝇不断滋生的制度原因。扶贫惠农资金一分一厘堪称宝贵,如果被“蝇贪”侵吞糟蹋,着实让人心疼。其实无论是扶贫领域反腐力量不够“腿”比较短,还是扶贫项目大部分在村里,而以往扶贫队伍常常只到达县级,再往下就没有人了,亦或是很多事情到村里就只能靠村内部自己运作了,最后反腐很大程度都是靠扶贫干部、基层干部的自律。只要能做到信息公开,加大督察力度,扶贫惠农中出现的“蝇贪”都会减少。
一言以蔽之。扶贫惠农不容“蝇贪”频现,它的出现再次给各级监管者以警醒。而要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笔者以为,务必加上一把“安全锁”。既要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和程序,审计监督做到事前监督,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还要完善拨款、记账以及内部稽核控制制度,提升报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水平,确保扶贫资金能安全、高效地发挥作用;更要加大违规的惩处力度,或许多管齐下,“蝇贪”频现就将不再有。
编辑:秦云
关键词:扶贫惠农 基层干部 苍蝇 蚊子 腐败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