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强化问题导向,净化政治生态
现实生活中,回避问题、掩盖矛盾的现象为何时有发生,屡禁不止,其中固然有很复杂的原因,但很多时候是思想观念存在误区。有的认识不到敢于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前提,而是把部队建设中有无问题作为评价工作的唯一标准,把“守底线”简单地视为“不出事”。有的缺乏正视问题、揭短亮丑的勇气,怕问题说多了影响部队形象、影响班子团结、影响个人进步。于是,一味去掩盖,只要表面风光,不顾背后塌方。有的政绩观发生偏差,信奉“挑刺不如栽花”、迷信“表扬就是政绩”,看上去好像工作上有目标、有追求,实际上是利用工作岗位在打自己的“小九九”。
俗话说,疮疤见光易好,伤口捂着易烂。掩盖矛盾就是埋祸根,回避问题就是助歪风。矛盾和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工作就是在发现矛盾、解决问题中前进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如果一味惧怕、回避,势必导致矛盾在推诿中升级、问题在拖延中闹大、解决问题的良机在观望中错失。军队是要打仗的,战备、执勤、训练、生产等各项任务都很重,一点问题不发生是很难做到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有端正问题的根本态度。实践证明,在面对矛盾和问题时,能否做到坦然面对、自我解剖、勇敢担当,这既是真假党性、真假人格、真假官德的试金石,也是检验一名党员干部对党的事业忠诚度的生动考卷。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源。”而“治病”、“救弊”都需要勇气,树立“揭露问题是党性、解决问题是政绩”的理念,敢于揭短亮丑、较真碰硬,防止和纠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虚假之风。要克服私心杂念,确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目标追求,把问题放在与党和军队事业的天平上进行比较取舍,宁可揭露矛盾挨批评、求发展,也不掩盖问题图虚荣、留隐患,真正瞪大眼睛发现问题,扑下身子解决问题,努力营造讲真话、办实事的良好氛围。要站在审视矛盾运动规律的角度,立起“直面问题功大于过、掩盖问题错上加错”的鲜明导向,通过完善制度机制,加大惩处力度,让逃避责任、掩盖矛盾、回避问题者受到更加严厉的惩罚,努力打造正视矛盾求发展、盯着问题干工作的良好氛围。
随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整顿的不断深入,部队各级问题导向观念也不断深化,现在不少会议自我剖析由表及里,思想交锋真刀真枪,开出了辣味火药味;很多检查调研指出问题的态度鲜明了,讲不足的分量加重了,不少单位出现了批评让听者脸红心跳的现象。但是,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敢于揭开面前那顶“遮羞盖”,不仅是观念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彻底肃清军队不正之风的恶劣影响,在更大范围内形成风清气正,并转化为面对各种复杂问题挑战考验的胆识与担当,转化为事业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才能从根本上净化我们的政治生态。
编辑:秦云
关键词:问题导向 四风 作风建设 政治生态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