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李春雷:作家一定要找好自己的“准心”
他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最年轻的报告文学作家,也是徐迟报告文学奖历史上唯一蝉联三届的获奖者;他的长篇报告文学《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宝山》被文艺界公认为中国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代表作品;他的纪实文学作品《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被全国各大报刊转载……本期《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文艺名家讲故事》栏目对话著名作家李春雷。
李春雷
2014年4月21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朋友(纪实文学)——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
父亲帮我播下文学梦的种子
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父亲。小时候,著名作家从维熙的堂弟插队到我们村,经常到我家吃派饭。他和我那喜爱文学的父亲成了朋友,经常聊起北京城里的文坛故事。我父亲就会把这些故事讲给我听,所以我文学梦的种子在那时就埋下了。
上初中时,一位高中语文老师看过我的作文后,觉得我是写作的料。后来我因为偏科、成绩差没考上高中,这位老师就向校长再三推荐,希望破格录取。人生中有这样的恩师实属幸运,如果当时上不了高中,我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因此,上高中后我狠抓学习。初中时数学考十多分、英语考七八分,但是高考的时候这两门课反而给我增分了,我上大学居然读的是英语系。
1984年9月,我上高二,邯郸市举办了一场国庆征文大赛。我写了一篇散文《笑笑饭店》,拿给老师看,老师看完后怀疑我是不是抄的,我说是我写的。老师感到很惊奇,他说不管这次征文有多少人参加、多大的范围,他敢断言这篇文章肯定是第一名。一个月后,我果然拿了一等奖。这次获奖让我第一次找到了文学的感觉,也奠定了今后的自信心。
大学毕业我进入邯郸日报社工作,当时我年轻气盛,有梦想有精力,写了很多作品,发表量大,也拿了很多奖。我平常阅读量比较大,刚进报社的时候以为新闻稿好写,一上手才感觉不是那么容易。我虚心向一些老记者学习,很快就上路了。再加上有点文学底子,后来发表了不少通讯作品,其实这些通讯作品就是我早期的报告文学。
受伤才知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我在报社从事新闻工作以后,仍然怀揣着文学梦,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作家。搞了几年新闻后,我感觉应该有进一步的突破。于是在1998年“全国工业学邯钢”大潮中,我勇敢地走进了邯钢。当时,全国各地的新闻记者和很多作家,都在以邯钢为题材进行多种形式的文艺创作,而我是当地的一个小记者、一个本地的文学青年,我决定要利用好这个优势。我以当地人的身份深入采访了邯钢的一些基层工人、退休老干部,我还和工人们在一起吃住,过春节也没回老家。
我们平时看到电视上钢花飞舞似乎很有诗意,但对钢铁工人来说,每一朵钢花都是隐患:钢花的内核是钢液,每一滴钢液温度达到1600度!钢铁工人在炉前虽然有保护服,但钢花会落到人的头发里,钻到人的耳朵里,令人防不胜防。所以说钢铁工人的工作是很危险的。我记得邯钢的老总曾让我看他的眼睛,我问怎么回事,他说你细看一下。原来他经历过钢液溅到眼睛的事故,上下眼皮受伤,万幸的是视力没受到影响。
1998年大年三十,我在邯钢和工人们一起守岁。那天晚上发生了一次事故:钢水大喷。我急忙往远处跑,可一滴美丽的钢花还是追上了我,落在了我的左手上。我本能地用另一只手去抓,顿时血肉模糊,火辣辣的疼痛。在我拼命往外跑时,工人们却迎着稠密的钢花,去排除事故。这次事故中,两人重伤,数人轻伤。我是农民出身,对钢铁到底是怎样炼成的,根本不知道,但钢花给我留下的伤疤和疼痛,彻底打通了我和工人之间的情感,灵感翩翩而至。
当我的长篇报告文学处女作《钢铁是这样炼成的》问世后,很多人没想到一个年轻人能把炼钢的苦与甜、钢铁的曼妙与芳香写出来。这篇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求是》《光明日报》等媒体发表。
在地震灾区的“生死奋战”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当天夜里,我主动向中国作协请缨参战,并有幸成为第一批赶到现场的作家。当时的震中地区时时发生强烈余震,非常危险。我背着睡袋、干粮和水,步行在滚石乱飞的山路上采访,长达一周时间,几度死里逃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我创作了一部长篇和3个短篇,其中短篇报告文学《夜宿棚花村》后来被选入《大学语文》课本。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后,我再次请缨。在中国作协的支持下,我独身一人连夜飞往西宁,又在冰天雪地中日夜兼程18个小时,翻越4824米的巴颜喀拉山,以最快速度到达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雪域深处的震中——结古镇。由于行动突然,缺乏休息,极度疲惫,且是初上高原,我的高原反应特别强烈,几天几夜不能睡觉,满眼金星、头痛欲裂,几次昏倒,只能依靠吸氧和喝葡萄糖维持。最难受的时候,我甚至感觉到了死亡的迫近。前线指挥部急忙联系飞机,让我与伤员一起转移。但我明白,北京方面只有我一个作家在场,使命在身不能后撤,死也要死在最前线!死也要死在岗位上!
就这样,我穿着军大衣,戴着风雪帽,每天步行20多公里,坚持在地震灾区采访,实在走不动了,就在路边的干草地上躺一下。采访结束后,我没有休息,在最短的时间内创作了4篇作品,分别发表在《人民日报》《求是》《光明日报》《文艺报》上。
深入采访帮我找到“朋友”
说到纪实文学《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这部作品,我应该感谢《光明日报》。习总书记在河北省正定县任职期间,认识一位作家朋友叫贾大山。贾大山逝世一周年时,习总书记写过一篇悼念文章,后来又经《光明日报》发表,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我觉得,这篇文章的背后应该还有很多感人故事,可以再深挖一下。
2014年春节前,我到河北省正定县采访。除了单独的深入采访外,我还把当年与习总书记一起工作的一些老战友、老同事请到一起共同采访,并反复印证。通过采访,我进一步受到触动。习总书记当年在正定工作后登门拜访的第一个人是贾大山,而在贾大山临终前,习总书记到他的床头探望并和他合影。这个故事真实、感人且完整,是任何作家都虚构不出来的,而且拥有独特的现实意义和永久的历史价值。于是,我决定打破传统,用纯正的文学笔法去书写,为历史留下最真实、最精美的记忆。
2014年整个春节期间,我精心创作了《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历经20天。我深知这部作品的故事要绝对真实。采访的时候,对每一个时间、每一个地点、每一个故事我都反复核实,不能有丝毫的虚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绝对真实性的基础上,我又用文学语言、文学的结构将素材进行了剪裁、加工。作为一名现实主义作家,我试图通过习总书记与贾大山的“正定之交”,给社会提供一些思考,无论从尊重文化、尊重人才的角度,从勤于读书、善于学习的角度,还是从勤政廉政、干事创业的角度,从端正友谊、完美人格的角度,都希望能给读者以启发。
文学创作一定要走大路、走正路
文学作品最终是为社会、为大众服务的,作家天生应该具备为人民、为国家写作的责任,写正能量、写真善美。作家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准心”,往这个方向走,走好了以后,你的思想性、艺术性就可以实现最大化,大部分人喜欢你、阅读你了,市场自然就起来了。因此,文学还要走大路、走正路。
深入生活,应该是作家永远的功课。其实,每天我们都在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生活。但作为一名作家,你表现的不能仅仅是文人圈里的事,你还要表现文人之外的多彩世界。所以,我不仅要熟悉我已经熟悉的生活,还应该走进自己陌生的生活。
2014年底,我主动申请到基层去锻炼,组织批准我到我们省的一个县去挂职。我几乎把全县的乡村走遍了,结交了很多农民朋友,深深感受到新时期中国农村细细碎碎而又轰轰烈烈的变化,也对于“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是从扎扎实实的创作中走出来的,写群众、写生活、写感受,让我和老百姓肩并肩、手拉手、心连心,但这一年的挂职锻炼给了我更多的收获。我和县委宣传部门一起,谋划了多项富有成效的工作,比如“文明燎原行”“网络媒体走进邯郸县”“中国作家看邯郸县”“南街村文化艺术节”等宣传文化活动,有些是我过去几十年耳闻过但没有经历过、没有这么近距离接触过的。目前我正在创作一部反映挂职生活的长篇报告文学,今后我将带着这些体验和力量,努力写出更好的作品。
人物简介
李春雷,1968年2月出生,河北省成安县人,国家一级作家,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代表作品有《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宝山》《木棉花开》《夜宿棚花村》《朋友》等。
(中国文明网、光明网记者根据访谈整理)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李春雷 作家 报告文学作家 报告文学 纪实文学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