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透视穿越世界经济迷雾的中国引力:新坐标、新合作、新希望
“新合作”带来新希望
“发动机”“稳定器”“压舱石”……近年来流行于国际舆论的这些词汇,深刻说明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关系。
有学者认为,自上世纪70年末的改革开放迄今,中国与世界经济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倾听者、模仿者、跟随者;第二阶段的学习者、互动者、赶超者。如今,中国日益呈现出贡献者、建设者、合作引领者的特征。把握新一轮世界经济合作的历史潮流,中国与世界经济关系3.0时代已经来临。
IMF的数据显示,过去5年,中国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实力带来影响力。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说:“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制度性权力得到显著提升。”英国《经济学人》说,中国在许多方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中国奋力走到了世界舞台的前端”。
目前已有3万家中国企业遍布世界各地,众多中国人工作生活在全球各个角落。截至2015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首次超过万亿美元大关。今后5年,中国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商品,这大约相当于3个德国的一年经济总量。市场、资本、商品……中国将在各个层面为世界经济带来深刻影响。
如果说一些悲观人士还在纠结中国经济会否崩溃,那些敏锐而务实的人却早已在积极研究如何搭乘中国发展快车的战略。
韩国《中央日报》评论中国两会的文章说,中国通过“供给侧改革”发展的知识、信息、文化、金融和服务业五大领域也将给韩国提供新机遇。现在韩国要周密研究中国经济的新道路,以此来探讨韩国经济的未来之路。
中国是今年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主办国,一系列关于世界经济合作的议题将从这里展开。不久前在上海举行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就给世界带来一股清新之风。这次会议公报显示,将启动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各国承诺避免货币竞争性贬值,建立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促进更加可持续和环境友好型的增长……
越来越多迹象表明,中国信心不仅来自经济实力,也来自日益增长的“建立新共识”的软实力。中国经验“将为其他国家突破增长瓶颈提供借鉴”,一些海外媒体说,中国人应该为本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感到自信。
展望未来,无论是倡导亲诚惠荣的周边外交,“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还是全球经济治理上的合作、互荣、共赢,中国坚决反对以邻为壑,而是“以邻为全球价值链的合作者”。随着时间推进,中国关于世界经济合作的这些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共鸣,成为推动国际格局演变的关键力量之一。
随着G20中国年大幕逐步拉开,国际社会希望这次峰会能够提振信心、凝聚共识、指引方向。各方期待,中国有能力拓展与世界经济关系的新边疆,协力使世界经济早日走出新平庸,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
编辑:曾珂
关键词:新常态 穿越世界经济迷雾的中国引力


巴克图口岸:军警兵民筑起“红色国门”
宇宙中的幽灵星云 既美妙又让人发怵
欧洲央行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
北约举行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军演
米兰举行“毕加索·变形记”展
惊世大奖15.4亿美元!美国最富中奖者诞生
湖北发现2.47亿年前湖北鳄类和鱼龙类化石
中国艺术家韩美林获颁“韩国文化勋章”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