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北汽集团深耕“中国制造2025”

2016年03月22日 14:06 |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分享到: 

徐和谊将汽车的智能化分成了三个阶段:初级、中级和高级。初级阶段的智能化目前已经初步实现,比如自动泊车,在高速路上的自动跟车尾随等都是其中的内容。中级阶段是半自动驾驶,也就是让汽车带有比较高的辅助驾驶功能。“而高级阶段就是真正实现汽车的无人驾驶,让汽车不再需要人为控制,但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徐和谊说。

“智能汽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是一家汽车制造厂商就能独立完成的。”在徐和谊的手上,有一张巨大的组织结构图,其中囊括了20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团队人数数百人。

“我希望,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到‘十三五’末,中国的高智能化中级车能够成功批量推向市场。”徐和谊说,“搞几个试验用车容易,但是想要真正实现高级的无人驾驶,不仅是车的问题,还需要有智能化的道路交通体系和智能化的社会。它们是整体的配套,只有这样,无人驾驶才能在智能化的社会和环境中安全、顺利地使用。”

如果说,传统的汽车带动的是机械制造领域的产业,那么后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车用电子元器件在整车价值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有些已经达到40%。未来,随着智能化的提出,电子元器件在汽车制造成本之中所占的比重将会突破50%至60%,甚至还有可能增加。这意味着,智能汽车的发展,将带动相关的电子和信息产业快速进步,软件技术、控制技术、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也将随之迅猛发展。从另一个角度说,未来智能汽车将有可能成为撬动整个经济的有力杠杆。

徐和谊告诉记者,未来,汽车将是一个可移动的智能终端,而不再是简单的出行工具。一大批新兴产业将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而壮大。“按照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智能化汽车将成为创新供给的一个具体措施,极大地满足市场需求。”徐和谊说。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随着北汽集团新能源与智能化战略紧锣密鼓地推进,企业发展的国际化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恰在此时,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为北汽集团的国际化进程指明了方向。“不仅仅是汽车行业,作为企业,只要想做大做强,打造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品牌、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走国际化路线,就不可能实现。所以企业的目光仅仅盯住国内市场远远不够,还要注重国际市场的开发。”徐和谊说。

为了更好地“走出去”,扩大世界影响力,近年来,北汽集团大力推进东南亚、非洲、中东和拉美4大市场的开拓。“在东南亚的缅甸边境,我们建立了一个大的整车制造企业,适合东南亚市场的产品都由这个制造厂来生产,之后再出口。目前,总装已经正式建成投产了,我们计划到今年年底整个工厂建造完成。南非的工厂也在今年6月底之前破土动工,预计明年年底之前建成投产。”徐和谊说。

随着4大市场的明确,北汽集团的国际化路径也在悄然成熟。“过去,我们更多的是以产品的贸易和服务为主,现在更多的是要‘走进去’,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就地实现生产制造能力,实现从产品输出到产能输出的转变。‘一带一路’为整个汽车行业加快国际化步伐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徐和谊说。

对于未来,徐和谊表示:“在国际化的进程中,风险是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决策团队、经营团队、技术团队提高国际化的运作能力,积累国际化的宝贵经验。对于企业领导而言,重点是培养国际化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把国际化做好。所以我希望,每一个企业在国际化和‘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把工作做扎实,真正地把中国的产品、品牌、服务等各个方面,做到世界水平。这样,不管到了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地区,我们中国的企业都能更好地生根发芽。”

如今,北汽集团已经稳居世界500强企业之列,产销实现500万辆,销售收入突破7000亿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北汽集团则进一步将目标定为“中国第一,世界领先”。“要达到这样一个水平,整个集团就要进入中国汽车行业的第一梯队。我们希望,北汽集团能够在‘十三五’期间加速发展,为助推中国汽车产业由大而强起到积极作用,也为‘中国制造2025’作出突出的贡献。”徐和谊说。


编辑:薛晓钰

01 02

关键词:北汽集团 中国制造2025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