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南京黑救护车市场调查:跑200公里收费4000元(图)

2016年03月30日 09:42 | 来源: 现代快报
分享到: 

目前,基本可以保证白天可调度40辆左右,晚间20多辆。

但是,按照原卫生部《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的规定,城市每5万人配一辆救护车,20万人设置一个点,南京还没有达到要求。

而且,目前急救中心还遇到了人员不足的问题,按照规范要求,每辆救护车要配备一名医生,但是急救中心目前可以上班的医生只有18人。护士更少,只有8人。

收入低压力大,还有医生想要辞职

“如果有一线医生临时上不了班,不夸张地说,那么科室负责人就要顶上去;再有人空缺,中心领导就要顶上去。”这位办公室负责人说,近5年来,急救中心已有将近10人辞职,仅在今年,就已经有3名医生辞职了,还有两人也流露出走的意向。而招聘广告虽然打出去了,却无人应聘。

为何出现这种情况?他说,主要是待遇相比医院等较低、压力大、长期超负荷工作,急救医生不仅要急救,还要负责抬担架、收费等等,另外还面临各种意外情况,经常出现被打伤、辱骂、病人不理解等意外情况。而且还要长期值夜班。

另外,急救中心曾经初步核算,出一趟车所有成本算下来,大概是380元左右。虽然南京市救护车去年年底调了价,但平均之后仍然达不到平衡。

黑救护车的存在需要多部门治理

据了解,去年下半年,浦口区发生过一起事故,一辆救护车发生翻车,从安徽转运来宁的病患死亡,多名家属受伤。当时这辆救护车经确认不是南京市急救中心的,而是属于华肤医院,但实际上那就是一辆外形很像救护车的黑车,“因为华肤医院曾经申请设急救分站,但后来因违规被取消,是没有资格派车接病人的。”

急救中心工作人员说,黑救护车存在各种问题,比如忽悠患者和家属、漫天要价、出了事故没有保障、设施跟不上等。但是作为急救中心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并没有相关执法权,“不能扣车,也不能罚款。”

那么,对此应该怎么办呢?南京市客运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黑救护车”对于他们是一个课题,需要包括交警、卫生部门等在内的多部门联合查处。

此外,上海的经验也值得借鉴。去年8月,上海市各急救中心(站)设立非急救业务运营部门,制定市场化的收费标准,开展非急救业务独立运行的探索。同时还将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非急救服务领域。

现代快报记者 孙玉春

编辑:王沥慷

< 0 1 0 2 0 3 0 4

更多 时事新闻

更多 阅读推荐

更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