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硬笔书法的魅力今何在
智能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让我们与传统渐行渐远。比如,写字。
原本,书写是感受汉字魅力、传承传统文化的极其有效的方式,可在键盘和手机占据主导的今天,提笔忘字却成了常有的事。
新华书店里宋炳坤编写的两本硬笔书法字帖被放在了畅销书排行榜柜台上。

所幸,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关注。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都强调了书法艺术的重要性。随后,各地书法教育开始得到重视。作为入门相对容易的书法艺术,硬笔书法也呈现出复兴的苗头。
宋炳坤,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理事、大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执笔几十年,可谓中国硬笔书法运动轨迹的见证者。适逢其最新编写的《灵飞经实 用技法与练习》、《曹全碑实用技法与练习》两本硬笔书法字帖出版发行,我们采访到他,请他来梳理一番硬笔书法的发展脉络,并谈一谈他对硬笔书法的理解。
硬笔字并不就是硬笔书法
在很多人看来,毛笔书法称得上艺术,而硬笔书法就是用硬笔写字,难登大雅之堂。
宋炳坤直言,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概念。他认为,硬笔书法是指用硬性书写工具书写中国汉字的艺术,它同毛笔书法一样,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 硬笔书法的艺术性,主要是通过线条与结构的变化表现出书写者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它与毛笔的区别在于变软笔的粗壮点画为纤细的点画,去其肉筋存其骨 质。
“从目的性上说,硬笔写字一般是为了满足实际需要,多从实用角度考虑,而硬笔书法是为了弘扬、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所以,我们可以说硬笔书法就是硬笔写字,但绝对不可以说硬笔字就是硬笔书法。”
至于练硬笔书法的好处,宋炳坤总结了三点:一是上手容易。毛笔书法需要文房四宝和执笔、运笔等方面的过多讲究,而练硬笔书法只需要硬笔和纸,并 且练习之后很快就能见成效,有助于自信心的建立。练好硬笔,再练毛笔,事半功倍。二是增长知识。练书法需要知道文字的渊源,可以多掌握一些繁体字、异体 字,能够帮助我们阅读古书,进而多了解一些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三是磨炼意志。练字就是炼人,急躁变稳重,粗心变细致,好动变安静。
“在一次小学生硬笔书法大赛的颁奖典礼上,孩子们表现出的规矩和高素质,让我们这些评委都赞不绝口。我想,这与练字是有很大关系的。”宋炳坤说。
宋炳坤建议练书法最好从硬笔书法开始,由浅入深;练硬笔书法最好从孩子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书法习惯;练硬笔书法最好从临摹古代书法开始,做到取法乎上。
二十年辉煌后进入低谷期
练习硬笔书法,参加各种展赛,成立庄河硬笔书协,编字帖,当评委……硬笔书法,一直是宋炳坤无法割舍的情。也正因此,中国硬笔书法的发展过程,他都见证了。
宋炳坤回忆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20年,是硬笔书法辉煌的20年。
那时候,硬笔书法被普遍称为钢笔书法,因为书写工具就是钢笔。同时,1980年,庞中华编写的《谈谈学写钢笔字》也在全国上下掀起了热潮。“每 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手中有一本‘庞中华’,可见那时钢笔书法多受追捧。比赛很多,参与者也越来越多。1982年的全国第一次青年钢笔书法大赛,有2万人参 加;到了1984年,就增加为31万人;而1985年的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竟然超过了100万人;即使是到1999年的第七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虽然参赛 人数少了,但作品也有12万余幅之多。”
大连地区也处在这股热潮之中。据宋炳坤介绍,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庄河就涌现出一大批硬笔书法爱好者,他们对硬笔书法的热爱达到了如痴如醉 的程度。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第七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中,庄河1人获特等奖,1人获二等奖,1人获优秀奖。1999年第三期《中国钢笔书法》杂志还设专版介 绍了“庄河硬笔书法”。现中国硬笔书协主席、时任辽宁省硬笔书协主席的张华庆在参观一次展览后,激动地说,庄河硬笔书法在全省县(市)级是第一的,在全国 也名列前茅。
进入21世纪,中国硬笔书法热情减退,开始进入低谷期,直到现在。
各地区比赛和活动越来越少,一次全国性大赛,参赛作品只有几千件;许多硬笔书法大赛上的获奖高手纷纷退出硬笔书坛,转向毛笔书法;社会上的培训机构也都以毛笔书法为主;就连曾经热销的《中国钢笔书法》杂志也都将毛笔书法艺术放了进去。
宋炳坤分析,这种尴尬局面的产生主要是三个原因。首先,科技进步,电脑普及,无纸化办公成为主流,人们很少动笔写字了;其次,应试化教育更看重 升学率,学校对学生的书写能力不够重视;还有,在艺术品市场上,毛笔书法作品更具升值潜力,而硬笔书法作品越来越不被当做艺术看待。
让人欢喜又让人忧的前景
那么,在中共中央和教育部门反复强调书法艺术的重要性之后,硬笔书法会有怎样一个未来?宋炳坤表示,可以套用那句歌词——让人欢喜让人忧。
喜在哪儿?喜在硬笔书法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家长们开始看重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他们觉悟到,写一手好字,也是让孩子感受汉字魅力、学习传统文化 以及陶冶情操的捷径。由此,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也都相应增加了硬笔书法课程。“数字可以说明这个现象。全市中小学生硬笔书写大赛,第一届的参赛作品是2万 多件,第二届就翻了一倍。相信以后还会更多。”
忧,又在哪儿?忧在师资力量的欠缺和指导性强的字帖的稀缺。
宋炳坤说,目前学校里老师很多,但拿出一个老师专门教书法的,基本做不到。同时,社会上的培训机构里,书法教学的老师水平也有限。宋炳坤曾先后 担任我市两届中小学生硬笔书写大赛和首届职业院校汉字硬笔书写技能大赛的评委,他发现,由于不掌握学书方法和近亲取法(同学互相学、学生学老师),导致硬 笔书写水平普遍不高,有的学校竟出现了多人一体、千人一面的现象。
对好字帖的欠缺,宋炳坤也作了具体解释。他认为,练习硬笔书法与练习毛笔书法一样,都应当从临摹古代书法碑帖入手,这是无数书法名家总结出的一 条成功经验。可是,目前书店销售的字帖中,用以指导人们以硬笔临摹古代书法的字帖太少,致使练习者在选择书法字帖时无从下手,即使选择了古代书法碑帖也不 知如何临帖。针对这种情况,近几年,宋炳坤利用业余时间一直在编写硬笔临古字帖,目前还有多本字帖在出版社审阅编辑之中,不久将于读者见面。
“如果师资力量得以加强,又有更多指导性强的字帖可供学习,我相信,假以时日,硬笔书法的整体水平定会有所提高,走出低谷,再续辉煌,硬笔书法的未来,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编辑:陈佳
关键词:硬笔书法的魅力 今何在 智能化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