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规矩
此前一个月,“彼岸”帮助挑选安葬了十位逝者。赶在清明前做完这些,家人祭拜起来会方便些。
其实看看店里生意数量的变化,徐毅甚至就能察觉出生命凋零的规律。每年的九十月份总是最忙的时候,一些年迈孱弱的躯体,终究耐不过寒暑间的交替变换。
除了这些无法改变的规律,他也一直想改变这圈子里的一些规则,但做起来却是很难。
开店之初,徐毅走访了北京的很多殡葬店,发现这行当多是由父子代代相承,最初的不解后来还是圈里人点拨:“这就是个见人下菜碟的买卖。然而,这价格的不透明也让老板无法对伙计完全信任,最终,买卖还是传给自家人最为安心。”
徐毅在店里开始尝试着把一些商品的价码放在网站上,这立刻招来了麻烦。一对夫妇到相距不远的一家殡葬店挑选骨灰盒,就拿出“彼岸”的网页做比照。不多会儿,那边的同行找了过来,特别生气地说。“哥们,没这么做生意的啊。”
还有一些“规则”,徐毅则根本不会去触碰。有些殡仪馆规定,火化时所用的纸棺或木棺必须买自他们那里,圈里人都清楚,这其中的价格自然包含了很多水分。
有时在灵车上,徐毅也能看出家属对价格的异议,但肯定不会附和或者点破。不消说自己的生意受影响,即使对家属来说,遗体的火化也还是要在人家那里操办。
如果这些一时都改变不了,徐毅至少想在项目上有所创新,店里尝试引进将骨灰做成钻石的“舶来品”技术,最初的一位服务对象却是一只去世的宠物猫。
他曾担心白白地砸钱进去,不过还好,骨灰钻石的项目现在已经逐渐被接受,人们不再避讳“骨灰不能分家”的旧有观念,一些子女甚至要求将长辈的骨灰分成几份,做成不同的饰品佩戴在各自身上。
而另一项与国外公司合作推出的,搭乘火箭、在太空抛撒骨灰的业务,则至今无人问津。
这多少让徐毅有些遗憾,也曾有航天系统的老人前来询问,想了却一生事业的梦想。但之后就没了下文。一些传统观念上的阻隔,终究很难被冲破。
有朋友建议,为了增加太空骨灰的“噱头”,不如在店门前立一个类似火箭的东西。徐毅想了想,还是拒绝了,这背离了他最初设立这些新业务的本意。
编辑:王沥慷